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8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平府古蹟考      府縣志合

本府

碣石 。案《書禹貢》:「夾右碣石入於河。」《傳》曰:「碣石,海畔。」山《疏》云:「在右北平驪城縣西南。」《漢書·地理志》:「右北平驪城,大碣石山在縣西南」,言大碣石山,則必有小碣石山矣。其遼西絫縣下云,有碣石水,言水不言山,而《武帝紀注》文穎曰:「碣石山在遼西絫縣,絫縣今罷,屬臨渝。」始與《地志》之文異,而《後漢郡國志》兩存之。引《水經》云:「在臨渝縣南」,又引郭璞云:「或曰在右北平驪城縣海邊山。」是亦為碣石,有二也。《史記夏本紀索隱》曰:「《漢書地理志》:碣石在右北平驪城縣西南。」又《太康地理志》云:「樂浪遂城縣有碣石山,長城所起。」又《水經註》云:「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葢碣石山有二。」此云「夾右碣石入於河」,當非北平之碣石,是有三碣石也。《隋書》盧龍下云「有碣石。」《新唐書》平州石城下云「有臨渝關,有碣石山。」營州柳城下云「又東有碣石山。」是二州各有碣石,而營州之碣石又在柳城之東也。杜氏《通典》云:「盧龍縣有碣石山,秦築長城所起之碣石,在高麗界。」非此也。凡此諸說,人各不同。韋昭以為碣石舊在河口海濱,歷世既久,為水所溢,漸淪入海,已去岸五百餘里。而《水經註》云:濡水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漢武帝嘗登之,以望巨海。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見,立於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及潮波退,不動不沒,世名之天橋柱。今並無跡可據。又考秦始皇三十二年之碣石刻銘,「二世元年,東行」到碣石,並海。漢武帝元封元年,東巡海上,至碣石。魏武帝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後魏高宗大安三年,登碣石山,觀滄海,大享群臣於山下。改碣石山為樂遊山。《築壇記》:「行於海濱。」齊顯祖天保四年,登碣石山,臨滄海。自秦以下,登此山者凡六帝。唯隋、唐二史不言碣石,而《太宗紀》則云:「次漢武臺,刻石」紀功。今其碑趺臺址,亦一切不存,第據故老所傳,以為昌黎之仙人臺而已。若《史記·蘇秦傳》「南有碣石鴈門之饒」,《索隱》以為「在常山九門」,則去此絕遠,不得援以解《夏書》之碣石也。按:今《山海關》海中相傳有石崖,一與韋昭所言合,而《志》究未定其地不可解也。孤竹城, 《漢書》「令支有孤竹城。」《魏書》:「肥如有孤竹山祠。」《水經注》:元水「又西南逕孤竹城北,西入濡水。」又云:「祠在山上,城在山側,肥如縣南十二里,水之會也。」《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孤竹古城在盧龍縣南十二里。」肥如縣唐武德二年更名盧龍今城南已無其跡,而祠在府城西北二十里灤河之左,洞山之陰,夾河有孤竹君三塚,豈唐之盧龍治尚在其東北耶?又案:孤竹始封於此,在令支、黃、雒之間,其地儉於百里。而《遼史》云:「興中府本古孤竹國,漢時為柳城地。」則又在今祠東北五百餘里,幅員之廣,幾方千里矣。豈殷末諸侯兼并而致之與?舊志引《爾雅》「孤竹北戶」,以為孤竹是北荒之總名;蓋猶五嶺以南言甌、言越,本其國名;後乃概而稱之耳。《史記齊世家》:「桓公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不得言至於北荒而還也。

《郭造卿》曰:「今有土築垝垣,不過千年物耳,宇內商周城,其存者有幾哉?未可信以為孤竹之古城也。」

首陽山 ,《論語註》:馬融曰:「首陽在河東蒲坂華山之北,河曲之中。」 《史記正義》曰:「曹大家註《幽通賦》云:『夷齊餓死於首陽山,在隴西』。」 又戴延之《西征記》云:「雒陽東北首陽山有夷齊祠,今在偃師縣西北。」 又《孟子》云:「夷齊避紂,居北海之濱。」 首陽山,《說文》云:「首陽山在遼西。」 《史傳》及諸書,夷齊餓於首陽凡五所,各有案據,先後不詳。《莊子》云:「伯夷、叔齊西至岐陽,見周武王伐殷,曰:『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今天下闇,商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潔吾行』。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飢餓而死。又作詩『登彼西山』。」 今渭源縣首陽山在岐山西北。明即夷、齊餓死處也。宋白《北蕃地理志》曰:「首陽山」 在平州。舊志言:今府城東南十五里有崵山,一作陽山,即其地。竊意二子當日之逃,為國人之將立己耳。及中子既為君,則名分已定,可以無嫌。子臧之反於曹,季札之反於吳,古之人有行之者,在二子何獨不然?況西土之人皆為讎國,箕子之去,又適東夷,天下宗周之時,舍故都其何往?舊志云:孤竹遠在東陬。周初隔山戎而蔽於燕,燕,史無通於中國。中國之首陽,人表為口實,而海濱孤竹,無從稱之矣。是後日入邊裔,史失表之,是或一說也,存之以備採。

山戎國 ,《春秋莊公三十年》「冬,齊人伐山戎。」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