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0 (1700-1725).djvu/1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隆平縣城池 「舊在縣東十二里。宋宣和間,淹沒遷此。元末復燬於兵。明洪武十四年,知縣羅敏中重修。正統、成化間,知縣黃友、柳紳相繼增修。周圍六里三百一十二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三尺,闊三丈。萬曆年間,知縣黃榮、林天秩相繼修葺。」 天啟七年,知縣陳所學、崇禎六年,知縣關燫相繼重修。高邑縣城池 ,「始建無考。明洪武初,因舊址修築。嘉靖十四年,知縣周志德增築,周圍四里五十六步,高二丈三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三丈。萬曆三十九年,知縣晉承節於南關廂建設重關。崇禎年間,知縣薛向陽於四門外增建敵樓。」

臨城縣城池 ,始建無考。明正統十年,知縣阮居仁重修。成化二年,知縣張佐「增築,周圍三里,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三丈。」正德年間,知縣王希佑、嘉靖年間,知縣劉請幫助識別此字。相繼重修。

贊皇縣城池 ,隋開皇六年始建,明景泰元年重修,周圍四里,高一丈五尺,廣如之,槐水環抱為池。正德、嘉靖間,知縣張璞、何儐、弋正相繼重修。

寧晉縣城池 ,唐天寶初始建。明成化九年,知縣陸瑜重築。弘治十八年,知縣吳儀增築,周圍六里,高三丈,廣二丈五尺。洨水環遶,可通舟楫。嘉靖年間,知縣何麒麟、王寶相繼創築「四門月城。」

深州城池 舊在州南二十五里。明永樂十年,沒於水,知州蕭伯辰徙治於吳家莊,即今地。時城垣尚未及築。景泰初,知州喻彤始創建。成化初,知州尢獻增築。周圍九里,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三尺,闊二丈。門四:東曰迎暉,西曰「望嶽」 ,南曰「臨滹」 ,北曰「拱辰。」 萬曆四年,知州劉應民、張鳳儀相繼重修。

衡水縣城 舊在縣西南十五里。明永樂五年大水,移縣治於范家畽,即今地。景泰元年,知縣歐復始創建。正德七年,知縣張文佑增修。周圍四里,高二丈八尺,廣一丈三尺,池深一丈三尺,闊如之。嘉靖年間,知縣郝銘、李完、嚴修,相繼補修。萬曆三年,知縣孫夢麟易垛以磚。崇禎九年,知縣王詢修敵臺十四座。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張恆重修。

真定府關梁考      畿輔通志

本府。真定縣附郭。

惡石口 在府城西。自是西南一十五關口至故關。

雕橋 在府城西十五里。橋下有穴數十,泉湧不息,環流於城。值旱,資以灌溉,民多利之。故《府景》稱為「雕橋湧泉。」

廣濟橋 在府城南門外一里滹沱河上。每歲夏五月水泛,拆之,渡以舟楫。至冬則復搆,架無極縣東門外,高邑縣北門外,武強縣南二里,新樂縣南三十里,諸橋俱同名。

各州縣

蓮花橋 在獲鹿縣東南三十里。

金河橋 在獲鹿縣南三十里。

良政橋 在獲鹿縣東南五十里。

故關 ,在井陘縣西四十里,共轄隘口三十六處。

通濟橋 在井陘縣東北二十里。又元氏縣西二十五里,臨城縣東北五里,隆平縣北五里,晉州南,新樂縣南一里,曲陽縣鎮遠門南,諸橋俱同名。

橫澗橋 在井陘縣東北二十里,臨城縣東六十里。橋同名。

洪口橋 在井陘縣東十五里。

滋河渡 在槁城縣北四十里。

文興橋 在靈壽縣東關。明嘉靖癸未,民高慶、鄭安等建,知縣羅章建文興亭於橋東。

衛水橋 在靈壽縣東南木佛寺。

紙屯渡 在元氏縣口,通贊皇縣泜槐合流處。「北岩渡 」 在元氏縣板橋,四十三空,十月初一日搭蓋,次年四月初一日收藏。

登封橋 在元氏縣西北楊村坡西。路通井陘,由此可登封龍,故名。

吳橋 在元氏縣南左村西北。橋南有古塚,水不能崩。《槐陽八景》之一。

「淩空橋 」 ,在欒城縣東門外,止一券,高三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