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0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十四卷目錄

 河間府部彙考二

  河間府城池考

  河間府關梁考

  河間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八十四卷

河間府部彙考二

河間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河間縣附郭。

河間府城池 「土城,周迴十六里。宋熙寧中,安撫使李肅之築。明萬曆六年,知府朱裳始磚其敵臺。十年,知府燕好爵奏請甃砌,二載始完。共長二千三百六十二丈,高三丈二尺,門四,角樓四,臺、鋪各四十一。池闊五丈,深二丈。」

外州縣

「獻縣城池 土城。金天會八年,知州高揆建修四門。明成化丙戌,知縣盧淵重築,周迥六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正德辛未值寇亂,知縣張大威、縣丞史華增修。萬曆十六年知縣趙完璧,三十一年知縣石維屏,三十九年知縣劉重慶,各重修。崇禎六年知縣王調鼎修磚垛口一千餘。十四年知縣王奇才建」 砲臺十六座。阜城縣城池 「土城,周迴五里。明成化己丑,知縣林恭奏廣其址,築之。正德丙子,知縣梁愷重修,高深於舊城。嘉靖庚戌,知縣姜密鼓舞義民改修。隆慶元年,知縣王臣易磚碑。」

皇清順治乙酉,知縣蕭應聘,戊子知縣張昌祚葺治。

康熙九年,知縣曹邦重修。

肅寧縣城池 :土城,本河間縣地。宋景德二年,始改為肅寧城,尋廢為鎮。元復置縣。中統間,知縣李義,至元十六年李稷,大德六年焦德用,俱以「才令,相繼修築。明天順庚辰,知縣劉百川重修,周迴六里,高二丈八尺,池闊四丈,深一丈。正德丙子,知縣黃霆增築之,而池益深。」 天啟間,魏閹係本邑人,用帑金重修,為磚城,堅緻勝於他邑。

任丘縣城池 ,舊傳漢平帝時任丘築。元至正二十二年沒於水,規制失攷。明洪武七年,知縣雲霄建。永樂元年知縣謝魯重修。弘治庚申,知縣畢璽隨居民以展像形曰「愨頭城。」 正德間,知縣李獻、丞劉明重築土城,拓而方之,周五里。萬曆三十三年,傾頹不堪,議修甎城,估計約費銀一萬九千餘兩,因歲歉暫止。三十九年,知縣侯提封修西北城門二座,垣牆四十餘丈,知縣賈繼春倡助修完五百三十餘丈,省原估三分之一。

交河縣城池 土城,「在漢中水城東南五十里。金始置縣。明洪武中,知縣周以仁創建城池,周迴六里。正德丙子,知縣李天敘增修,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二尺。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崔雲鶴增修四城門樓。」 隆慶三年,知縣龐沱重修垛口,易土以磚。

皇清康熙辛亥,北門圯壞,知縣常鼎重修。

青縣城池 ,宋析永安縣置。土城,周迴五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明成化丙戌,知縣唐振重修。正德辛未,知縣「張大鳴值寇亂,增葺城堞,民賴以安。甲戌,知縣劉繹復加修飾,城厚二丈,高深俱增於舊,足為一方之藉」 云。

靜海縣城池 土城,周迴六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

寧津縣城池 本宋保安鎮。金置寧津縣。明洪武初,知縣朱逢吉重修。按《縣志》,「景泰三年知縣謝聰始建。」 未知孰是。弘治十五年,知縣孔公華重修。正德五年,知縣劉秉鑑濬城河。嘉靖二年,知縣熊爵修門樓。十六年,知縣葉紹先添敵臺。隆慶二年,寇靖「重修景州城池, 本蓨縣舊城。元蓨尹呂思誠加築土城,周迴五里。元末移東光景州治此,遂為景州城。」明天順七年,知州楊瓊增修。弘治十一年,知州馬馭增高五尺。正德九年,知州徐政、判官裴傑重建門樓、「角樓。」嘉靖十四年,知州謝思道、二十九年,知州胡擇重修。萬曆十九年,知州賈朝宦重修,復增南甕城。崇禎十年,知州董碩儒築渾磚四角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州張一魁復加修濬。

吳橋縣城池 「土城,明成化二年,知縣張鐸創建。弘治十三年,知縣李欽重修。正德元年,知縣劉鉞益加築鑿,城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