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5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告來世也。太史記之,其毋辭!」太史曰:「鄭僑之誨子 弟也,是以有《輿人之頌》也;宋子罕之役,不病民也,是 以有《邑中之黔》之歌也。嗟二子,古之史記之矣。芳也, 其何敢泯御史公之教,而遏憲大夫之嘉」聞。

《山谿論》
前人

「古神禹之敷土也,奠高山大川以為地紀,而民居安, 國用阜,萬世賴焉。」上谷時為冀州北境,其貢賦在夾 右碣石入河之列,《蔡沈傳》已可考見,然其境內山川, 足以安民阜用,非地紀中紛錯者耶?余今觀之,山脈 西至恆嶽發,綿亙而東者,曰石門、曰九宮、曰樊、曰縉、 曰白羊口、曰傍水峪,是鎮之前屏也。東至開平氈帽 山發,綿亙而西者曰馬鞍,曰饅頭,曰埜狐嶺,是鎮之 後屏也。水源東自隆慶海沱發,折而西南至懷來。東 方者曰「媯。」自永寧團山發,折而西南至懷來。東南方 者曰「溪。」西北自境外發流而經柴溝鎮城至保安者 曰「洋。」西南自靈丘莎泉發流而經蔚、經弘至東順聖 者曰「滋。」是鎮之左右界也。山以居庸「為望,而前屏若 肩,後屏若背,同翊乎大行;水以桑乾為會,而左界若 迎,右背若送,同趨乎滄海」:則其風氣完固,信無踰於 屏界之中矣。而涿鹿建都,上谷置郡,以至重鎮今設, 要皆有取焉。是故才之沈毅於是乎生,物之蕃盛於 是乎殖,兵之屯戍於是乎增,官之職守於是乎備,民 居安,國用阜,所利賴於山川者宏也。雖然,固國之道 不以山川,賢聖有明訓矣,舉以告諸司境焉,可乎?

《宣化驛記》
前人

嘉靖戊午秋,御史欒君尚約監我上谷,適奉使近臣 舍止於郊,君出勞焉。迺見候館就敝,無以瞻事展物, 於制弗恭。因語理戎憲大夫郭君邦光曰:「朝之彝典, 地有置郵,實隆賓禮,君子庸以覘國?君亟圖之。」郭君 曰:「如教已。」乃諏吉揣功,量期就事。取貲公贏,不以剝 下;徵役冬隙,不以病農;召藝工償,不以縮直委吏政 暇,不以妨官。旬而捄度,旬而斲遷,旬而圬墁,旬而黝 堊。規制肆閎,條理森密。有胥視路,有尹除門,有卒詰 姦,有徒備器,有虞人入材,有甸人積薪,有水人監濯, 有火人監燎,有膳人授粲,有委人獻餼,有圉人陳芻, 有隸人省乘。候館之政,靡不具舉。御史君觀成,讓美 憲大夫,憲大夫亦罔敢居歸。御史首畫,自謂勉協於 懿,恐愆賓禮。於是邦之耄耋,踵太史門諗曰:「我御史 公夙知我憲大夫材,我憲大夫式克禮我御史公志, 茲惟一事,可概餘政焉。夫屏蕪構華,氓用輯睦,師用 振揚,邊隅肆有寧宇,上之賜侈也,願太史紀焉。」太史 芳曰:「我土有善政哉!嗣今而監者,宜視我今御史;嗣 今而理戎者,宜視我今憲大夫」,乃畀此,俾登諸金石, 用昭垂永祀云。

《宣鎮學宮科舉題名記》
前人

宮保虞坡楊公博,以兵部尚書建節燕代,董制三軍, 撫柔萬姓,讋服諸道,武功肆張,爰及文教。詣宣鎮學 宮,晉博士弟子,講王化焉。顧瞻堂側,無科第題名之 石,意甚病之。語憲副郭君邦光曰:「周制,卿大夫論秀 升諸司徒,曰選士;司徒論秀升太學,曰論秀,升諸司 馬,曰進士。咸以名升也。今鄉舉視古升司徒,太學者, 同,進士視古,升司馬者同。及其名梓於天府,勒於國 雍矣。若夫自出之地,寘而弗紀,其何以示來者?其圖 之毋徐。」於是郭君按往牒,咨遺耇,次其年之後,先稽 其人之貫址,次其品位之崇卑,琢貞珉竣焉,而屬其 記於世芳。世芳曰:「懿哉,公之詒教遠也。夫正標弗樹, 望者易殽;藻鏡弗懸,觀者易眩。公於」學宮,樹標而懸 鏡矣。博士弟子日游息其間,相與望焉,相與觀焉,孰 為才,孰不為才,孰為賢,孰不為賢?灼然辨,的然真,竦 然自勵,莫之能禦也。是故論其才,得所謂道藝備者, 則有「窮今古,盡事變」之思;論其賢,得所謂德行備者, 則有「順性命,尊誼仁,惇彝則」之思;論其才賢,得所謂 功業備者,則有經理方輿、斡施元運之思,思而學,學 而成,成而為選士、俊士、進士,以服休采,以獻猷為將 廟社是安而生民是庇。《旂常》書之冊,史榮之名永永 弗晦也,科第其階乎?是宜修明曠典,宣鬯嘉聞,俾凡 後世學成者咸知所繇始。則公之詒教也無疆哉。

《宣府鎮歲貢題名記》
前人

漢郡國以博士弟子通經上其名,始得受業太常。唐 諸州以俊士明治體上其名,始得預覆試,偕方物以 貢。宋置三舍第升灋,所司以上舍名上,始得入仕版。 貢士登名也重矣。明興,監於往代,歲郡貢一人進太 學,學成以名序進。若其鄉大夫,又名「序進」者於碑,樹 之學宮,以儆示久遠。而宣鎮闕焉,毋亦捍戎是棘歟? 嘉靖戊午,總督軍務大司馬楊公博為進士勒名矣, 因檄少參楊君巍曰:「科貢均入仕,正途制也。右進士 而貢遺,殆非遵時制之意哉。」楊君遂礱貞石,搜逸名, 檢官資,敘年次以待公。又懼貢士析視二途而果於 自諉也,儆之曰:「君子疾沒世不稱,要以實先爾。」是故 位顯非榮,實溢為榮;位未顯非辱,實罔溢為辱。今有 純於學,淑於政,乃愧於制科者乎?有駁於學,慝於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