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6 (1700-1725).djvu/1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賢書以漸幽討,非弔喪問疾不出。如是者數年,大有 所得。乃教鄉人。鄉人故事,重佛老及諸不經之神。先 生乃製《祀外神文》,俾祀而悉焚之。上下翕然從之,無 梗焉者。於是趨門牆者日益眾。學者始至,必詢其奉 先祖、事父兄之節。苟簡,則亟命改之,曰:「學者學何事 也,而可緩於是耶?」每謂朱子《白鹿洞規》為經書機要, 《小學書》為日用準則,自修教人,一本於是。故異端之 說,無自以入,而義州之俗獨美。弘治初,以大學士劉 吉薦,除陝西參議。賜璽書,假以便宜。會母疾,不果行。 乃條陳四事:一曰資真儒以講聖學。二曰薦賢才,以 輔治道。三曰遵祖訓以處內宦。四曰興禮樂以化天 下。皆世切要,鑿鑿可行。疏未上而母疾不起。遣子上 之,且辭新職。許之而寢其言。識者有遺憾焉。先生好 山水,每景物熙明,輒攜親友遊釣凌溪之滸,倘佯竟 日。歿後五年,鄉人思先生者相謂曰:「吾人之不為佛、 老惑者,先生功也。吾人幸見先生而被其教也。先生 往矣,恐久而忘之,吾不忍於吾之身而忘先生也。吾 子孫不幸不及見先生而不蒙其教也。先生往矣,恐 久而不知之,吾不忍吾之子孫不知先生也。凌溪先 生,游樂所也,盍為祠,歲時祀之?使吾人接之於目,思 之於心,則先生之教猶在也。使吾子孫接之於目,思 之於心,則先生之教亦不敢違也。」嗚呼!先生之功亦 大以遠乎哉!嘗聞先生學出白沙,白沙者,廣南陳公 甫也。史謂陳公甫作詩好奇,時人多宗之。予生也晚, 不及登白沙之堂,知其人也。使白沙而止於作詩好 奇也,則作詩好奇為信;而先生不作詩好奇,所造乃 其自得。使白沙而不止於作詩好奇也,則作詩好奇 為誣。而先生不作詩好奇所造,乃為善學。因併及之。

《北鎮廟記》
王宗彝

舜即位,分冀、醫無閭之地為幽州。於時分州十二,各 封一山,以為一州之鎮,醫無閭山即幽州之鎮也。按 書傳及《職方氏》俱作無後變「無」為巫。考之《廣寧志》云: 山在城西五里,廟在山南。今驗地里,城西五里無山。 又云:清安寺即今觀音閣,在閭山內,去城十二里。今 閣入山僅二里許。則是山距城十里,與今地里步數 正合。而《志》云「五里」者,傳寫之訛也。今廟在山之陽,去 山五里四分里之一,距城三里四分里之三。唐開元 中,封山神為廣寧公。金加封為王。元以閭山密近邦 畿,大德間,加封「貞德」字,歲祀與嶽瀆同。元季值兵燹, 止遺正殿三間。我太祖高皇帝洪武二十三年,寢殿 之南建瓦屋三楹,左右司各一間。別於廟東建宰牲 亭、神庫、神廚各三間,繚以垣牆,春秋命有司致祭。太 宗文皇帝永樂十九年,特敕所司撤其舊,而創構「前 殿五間、中殿三間、後殿七間,殿前又構御香殿五間, 以貯朝廷之降香。通為一臺,高丈餘,周鑿白石為欄。 後殿前左右各建殿五間。前殿前東西各建左右司 十一間,又建神馬門」及外垣,磚甃朱門通二層,入門 以漸而高,就地勢為之也。歷歲滋久,鴛瓦日脫,椽木 漸朽,簷宇傾頹,梁棟欹斜。每遇霪雨,浸及神座。先是, 守臣以邊事旁午,不暇及此。成化戊戌,鎮守太監韋 公朗自開原遷此。到任三日,謁廟睹之,惕然不寧,謂 前巡撫陳公鉞、總戎緱公謙曰:「吾輩奉命守是方,為 神人所依。今一方山鎮之神廟壞弗安,則鎮守之臣 豈得自安乎?是當急為修葺也。」二公是之。於是命官 董其事,鳩工市材,凡殿宇及左右司門牆,朽腐者撤 而易之,傾斜者扶而正之,損者修之葺之,廢者營之 補之。又得監鎗監丞洪義、總儲郎中金迪、協守參將 崔勝咸加贊襄之力。材用不取所司,工力不勞軍士。 經始於是年秋九月,落成於成化癸卯夏四月,廟貌 煥然一新。告成之日,太監與總戎請予紀其事,以垂 於後,用是記之。

《普陀寺觀音閣記》
文貴

錦城西北有巨山,壁立千尋,蔥蒨如繪。中函一洞,深 廣可半畝許。洞西丈餘,縣崖下垂,而內空,若穹廬然。 洞下左側則泉一泓,甘冽可飲,真洞天福地也。昔人 於此曾造置尺許石佛百餘,故謂之「石堂道院。」正統 初,鎮守太監王彥嘉茲勝概,屬備禦都指揮李真等 庀財鳩工,大啟招提之境。於洞中土範菩薩、羅漢,具 番漢老少像於崖下。木鏤千手千眼觀音,被以渾金, 貯以傑搆。山頭樓閣參差,山下河流縈繞,婆娑草樹, 幾於紫色。琅玕歷亂,山禽或似雪衣鸚鵡。客有遊南 海普陀落伽山者,以為似之,因名普陀寺,而鄉民悉 以「觀音洞」稱焉。寺內古松數株,冬雪覆之,青白可愛。 石堂松雪,為錦州八景之一者此也。成化己丑、庚寅 間,余恒此下帷。至乙未,南宮弋獲,歷任中外者四十 八年。嘉靖改元春,予告旋里,暇日復往訪焉。見崢嶸 者傾隤,輝煌者剝落,大非當年比矣。感嘆之餘,因誦 劉夢得《再遊元都觀》絕句,主僧福堅聞之曰:「種桃道 士故在,請為劉郎芟去兔葵鴈麥,重栽桃千樹,何如?」 余曰:「甚善。」渠遂謀之檀那金鳳、閻鉞,欣然倡輸,協力 營辦。適本城指揮寧遠備禦,亦施送椽檁各百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