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後魏四譯館 在縣,元魏伊洛間,夾御道作四夷館,一曰金陵館,凡吳人歸國者處此;二曰燕然館,凡北方來附者處此;三曰扶桑館,凡東方慕化者處此;四曰崦嵫館,凡西方來附者處此。望德館 在縣,見《邢巒宅》。

仙人館 ,在縣,元魏宣武華林園。大海內作「蓬萊山」 ,山上有仙人館。

寒露館 在縣,元魏大海西。有景山殿,山有「寒露館。」

隋四方館 在縣。隋於建國門外置四方館,以待四方使客,各掌其方國及互市等,隸鴻臚寺。《六典注》:元宗詔姚崇寓四方館,崇以館局華大,不敢居。上曰:「設四方館,為官吏也;使卿居之,為社稷也。」 見本傳。

漢九子坊 在縣。漢宮闕名曰洛陽,故北宮有「九子坊。」

晉顯昌坊 修成坊 綏福坊 延祿坊俱在縣,見《晉宮闕名》。

休徵坊 、承慶坊 、桂芬坊 、《椒房坊》。

《舒蘭坊 》《藝文》坊 俱在縣。

毓財坊 在縣。李敬彝宅在內。此坊土地最靈,敬彝家人張行周事之有應。未大水前,預告求飲食。至日,率其類遏水頭,並不衝圯。

隋宜人坊 在縣東京宜人坊,其半本齊王暕宅。煬帝愛子欲於坊為宅,問宇文凱曰:「里名謂何?」 凱曰:「里名宜人。」 帝曰:「既號宜人,奈何無人可以半為王宅?」

殖業坊 在縣。《博物志》:「東都殖業坊十字街,有王戎墓,隋時賣酒家穿其旁作窖,得銘曰:『晉司徒尚書令安豐侯王君墓』。」

「道光」 坊 在縣治。舊在成周,隋方移入此坊。今洛陽肇端之始也。

唐振德坊 在縣振德坊,皆貧民,賀知章因目為「糠市。」

明教坊 在縣坊內。有開府宋璟宅及司業崔融宅。

碎錦坊 在縣裴晉公午橋莊,有文杏百株,立「碎錦坊。」 《曹林異景》。

宋。尊賢坊 在縣。《邵氏聞見錄》曰:司馬溫公判西京,遂居洛濱,買園於尊賢坊,以獨樂名。始與邵康節先生遊,嘗曰:「光,陝人;生生,衛人,今同居洛,即鄉人也。」 有詩曰:「拜罷歸來祗寺居,解鞍縱馬罷傳呼。紫衣金帶盡脫去,便是林間一野夫。」 履道坊 在縣。程珦之曾祖羽,當太宗尹開封時,以羽判府,賜第東京,卜葬祖考伊川為河南人,子希振,生孫遹,即珦之父也,歷官殿中丞、大中大夫致仕。伊洛二子:曰顥,曰頤,從之居天門街履道坊。

賓陽洞 在縣闕塞山。西岩佛像最高,兩岩佛像固多,更無出其右者。人入其中,笑語之聲與山相應,若鑼鼓之音,一曰「鑼鼓洞。」

石經洞 ,在縣闕塞山東麓。壁間刻佛經,從上及地,無少隙處,不知其何以書,何以刻也。今全經不存,尚有可考。

丁宗洞 ,在縣邙山上。

「大隱洞 」 ,在縣履信坊館陶公主園內。

唐二仙洞 在縣三井洞南。洞居半崖,歷級而登,中有鍾、呂二像。舊傳鍾、呂二仙曾講道於此。宋竹節洞 在縣。《清異錄》云:「洛陽公卿第宅碁布,而郭從義為冠。巧匠蔡奇起竹節洞,通貫明窈,人以為神。然從義不甚以為佳,終從別所。」 風仙姑洞 在縣東北。有上下二洞。風仙姑居上洞,其下者即孫仙姑洞也。

孫仙姑洞 ,在縣東北仙寺。姑孫氏,馬丹陽妻,東海人,遷洛修煉於此,故名。

黃花洞 ,在縣水泉口溝之東崖山名田家嘴洞。深不可測,有石勒曰「大唐溝黃華洞。」

三井洞 在縣東北三里長春觀中。俗傳昔有三仙洞中修煉,用土石塞其門,道成從洞頂穿三井,飛身仙去。時遺一絕云:「志氣騰騰徹碧霄,權居人世受寂寥。時人不識煙霞客,萬兩黃金懶折腰。」 見《本觀碑記》。

宋白鹿莊 在縣城東北三十里。相傳秦王世民攻偽鄭,曾於此射白鹿,故名。

司馬莊 在縣。相傳端明公居洛,嘗置莊於此。康家莊 在縣。有土地祠,像酷似邵康節像,說者謂即邵康節故莊。

晉旅人橋 ,在縣七里。澗有石梁,即旅人橋。昔孫登知楊氏不克終,思欲遁跡,妄死楊駿葬之於此橋之東,駿後尋亡。《水經注》曰:「洛陽宮六七里,悉用大石,下以通人,可受大舫過也,作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