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五嶽廟 在府城東北隅。祀五嶽。

濟源廟 在府城北三里。因濟水之源,在河北之濟源縣,鄉民歲時向彼進香,先於此廟結社焉。

三靈侯廟 在府東關,周大夫唐葛周也。周遷都洛,民因祀之。

金龍四大王廟 一在府南郭外,一在耿公橋,河道神,商賈祀之。

四龍廟 在府西門外

九龍廟 ,在府城東北三里許。廟在臺上,遊客、騷人多過而觀焉。上有一井,深不過臺,水在平地,亦一異也。

皇清順治己丑,武攀龍重修,補建右翼屋三楹。

白龍廟 在縣東南陳昌保。宋天聖元年,因白龍潭建廟。明永樂十三年旱,官民祈禱即應。十四年,河南府知府劉麟重修。

范文正公祠 在大西關。明弘治間,都御史徐公恪創建,少傅徐溥記。明末兵燹無遺。

皇清順治戊子,邑令武攀龍改建於二程祠之右,以

其子忠宣公配焉

裴商廟 在府飲馬衚衕。宋宣和間,有裴商者,字山夫,能治小兒痘疹,有起死回生之功,活人甚多。卒,鄉人立廟祀之。

洪山廟 在府城北一里。

關帝廟 在府東南四十里翟鎮街東。

皇清順治十六年,創建。

后土廟 在府北關。明福府建。

邵康節祠 二一在大西關,一在城南五里許,名為「安樂窩。」 河南守虞廷璽創建。明末兵燹無遺。

皇清順治戊子,邑令武攀龍重建堂三楹,二門、大門。

如之,仍以其子伯溫、孫溥配。康熙壬申,大中丞閻興邦重建三楹為先賢祠,并添二門、兩角門。其武令所建啟賢祠,左設九賢祠,右設書院配之。

二程祠 :在府城西,明弘治十一年建,如闕里之制。正殿以祀二程兩廡從事門人八十三人。康熙二十六年,

御書扁額「學達性天」四字,懸掛祠堂。二十八年,中丞

閻公、太守汪楫、通判朱作舟、知縣佟學翰重修四賢祠 在府學內。景泰間,巡撫王暹建,祀邵康節、程明道、程伊川,名「三賢堂。」 後增司馬溫公,為「四賢」 云。

「十賢祠 」 在府城南五里伊洛書院內。祀周惇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司馬光、朱熹、呂祖謙、張栻、許衡。

「《劉文靖公》祠 」 祀劉健,專祠原在府學街,今遷於小西關迤西路北。

王襄毅公祠 在舊後察院東,祀王公邦瑞,即今之旗纛廟後。

尤先生祠 在大西關,祀尤時熙。康熙三十三年,知府孫居湜重修。

洛南伯廟 在府城南二里。正德壬申,薊盜攻洛,總兵馮禎戰於洛水之南,中矢而死。事聞於朝,贈「洛南伯」 ,因建祠祀之。

董恭敏堯封祠 在東關奎樓東。

給諫陳麟祠 在大西關馬尾巷。

「尚書孫應奎祠 」 舊在大街「伊府」 地,今移。總督張松祠 在河南府迤東。

「曹節婦祠 」 在東關火燒街,祀曹昴妻張氏。「閆貞女祠 」 舊在南門月城內,今遷於曹節婦祠內。祀閆氏存姐。

外州縣

偃師縣

社稷壇 在縣城外西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外南一里。

邑厲壇 在縣城外北一里。

八蜡廟 在縣東街

城隍廟 舊在縣治西北隅。元延祐四年,縣尹賈孟淵徙於新民坊,今仍之。

里社鄉厲二壇 在各里。

中嶽壇 在縣城外東南一里。

中嶽行祠 在縣治南高龍保。宋政和二年創建。明洪武間,民孫成甫等重修。

東嶽行祠 在縣治南高龍保。宋政和四年創建。明洪武間,民崔士原等重修。

濟瀆行祠 二「一在西北五里邙山上,始建未詳,弘治十年鄉人姚清等重修,今廢。一在城內西北隅。」

皇清順治十五年,鄉人田《野杞》重修。

伊尹祠 在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