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8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二卷目錄

 南陽府部藝文三

  尊經閣記        明楊應奎

  改建召杜祠碑記       劉漳

  二忠祠碑         王世貞

  改建昭烈祠記       劉良卿

  積穀議          周汝逵

  所兵攷           前人

  礦稅            前人

  內鄉縣理學名儒祠記     許評

  王道行重修陂堰記      章煥

  刱建鐵公祠記       顧名傳

  建射圃亭記        王正容

  雙忠祠記          劉棟

  裕州均田碑記       唐順之

  樊侯陵祠碑記        張穎

  義塚記           前人

  均糧議           前人

  復問津書院并建葉公祠記  周夢暘

  重修廟學記        申嘉瑞

職方典第四百六十二卷

南陽府部藝文三

《尊經閣記》
明·楊應奎

「嘗聞《經》以載道,亙萬古如一日,而士之窮經者,乃從 而分裂之。分裂者則自卑也,經固自若也。」蓋窮經將 以明道,昔之人嘗從事於斯矣。道之不明,窮經者之 憂也。而後之藉此以為仕進之階,名利之梯,所窮者 同,所以窮者異。嗚呼!可乎?不可乎?《經》自吾宣聖刪述 之餘,精美完固。道之寓諸經者,如元氣之在宇宙,水 之在地中,時雖有否泰,地雖有險夷,而未嘗昏翳卑 隘也。子張在聖門,號為堂堂者,而干祿之學且或不 免,他何責哉?漢儒掇拾於灰燼之餘,區區補葺,專門 名家各是其說而鳴其盛。《經》之再造,道之重明,亦幸 有此耳。猶有謂「《經》果明取青紫如拾地芥,以至陳車 馬印綬為稽古之力者」,奈之何其見之小也耶?唐之 韓昌黎亦稱為通儒者,世以山斗望之。其三《上宰相 書》,切切以貧賤利達動其心,則凡下昌𥟖一等者,又 何怪哉?宋自濂、洛、關、閩之學興,世之人始知慕道之 正,而不為他岐之惑。考亭集漢、唐、宋諸儒之大成,隱 然吾道之宗主,全太樸於既剖之後,還真元於混淪 之初。道以經而顯,經以註而明,其功豈漢鄭康成、唐 孔穎達之數子比哉?夫何舉業者,訓詁章句以為能, 擬議題目以為工,標竊陳言,暗記活套,句句而發揮 之,字字而穿鑿之,科目得矣,於道何有哉?昔王沂公 曾,三試皆居第一,人謂之曰:「一生喫著不盡。」曾曰:「曾 平生志不在溫飽。」呂東萊祖謙嘗觀子弟日課,因謂 曰:「舉業文字,似此有命,亦中的,休誤了工夫。若二公 者,真不為舉業所拘矣。學者之窮經,果能以明道為 心,沉潛涵泳以博其趣,體驗擴充以求其至,不求紙 上之陳言,而求吾心之全經。道焉既明,文焉自著,以 之作舉業,特舉而措之耳,尚何差池之有?」舞陽任尹 柱創舞泉書院,作尊經閣以貯五經,且求四方能經 者,以教舞庠之士,其用意誠可嘉尚。不知窮經者,果 為明道乎?抑以求仕乎?有志之士尚知所擇矣。致政 楊公廷芝為其請記。余方嗤古今窮經意向之不同, 而窮理盡性者,未嘗不精於舉業,而徒事口耳以舉 業為務者,亦何與於身心,何益於道哉?因書之以為 尊經閣記,且以告夫窮經舉業者:

《改建召杜祠碑記》
劉漳

嘉靖辛卯歲夏四月,南泉劉子奉命分守汝南,知南 陽之有召杜祠也,始至謁祠下,祠故在豫山之麓,後 移其祠於漏澤,榛莽極目,荒落弗戢。劉子憮然曰:「是 可以待召杜乎?」謀欲新之。越明年,南陽守張子綸至, 劉子語之曰:「若知南陽之有召杜乎?」曰:「然。」劉子曰:「亦 嘗論其世與?」曰:「未也。」劉子曰:「來,吾語子,予嘗由桐柏」 歷泌陽,趍唐、鄧,涉淅川內鄉,循郟、汝而東,求二公之 所謂水利矣。亦嘗躡雙雞之山,觀西峽之口,臨湍河 之滸,沿白水之津,而求二公用心於水利之故矣。「相 水脈之源流,度地勢之高下,某水與某地相平,某地 與某坑相宜,以開其用;某地可以作堰,以通其流,某 地可以作陂,以收其水,以廣其利。」堰「水之流也,欲夏 以秋。陂水之貯也,欲冬以春。各利其利,無相妨礙,以 久其業。防暴雨之泥淤,則塞其渠口於陂滿之后,慮 大水之濫漫,則置退水渠於各堰之末。」疏導必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