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1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明萬曆四十六年劉芝修。

廣濟橋 在秦渡。太監盧廣協修,知縣王九皋重修。

兆豐橋 在縣東五里

秦渡 ,即古豐地,豐水之西岸,豐舊城在焉。《藍田縣》

藍田關 ,在縣東南九十八里。本秦嶢關,後周改青泥關。隋、唐以來名藍田關。

藍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

涇陽縣

殿下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漢武帝幸甘泉宮,嘗宿于此,其時有殿宇,故名。

清河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靖川水上。

魯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俗傳魯班修,因名。王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符家橋 自有白渠,即有此橋,但舊以木為之。弘治初,居人符琚捐資而甃以石,因名。

狄道渡 在縣西北六十里,路通乾州。

臨涇渡 在縣西三十里。路通醴泉。

雎城渡 在縣西南十里。即漢武帝「遇長乳星」 處。路通咸陽。

花池渡 在縣南十里,路通長安。

宋村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路通臨潼。

百光渡  。寧甘渡  。涇甘渡。

《張茹》渡  。郭渡   。劉洪渡。

孫渡 以上七渡,今廢。

三原縣

龍橋 在縣城北門外,跨清河,修築以石,高長俱數十丈。宋建隆三年,清河泛漲,有龍𩰚于橋下,橋遂圮,再建新橋,故名「龍橋。」 其後或以石甃,或以木架,廢置不一。明永樂年間,石橋圮。宣德初,城北門井石橋南馬頭及河中倒下亂石尚在。正統初,尚架大木橋,大車重載往來,通行無阻。其後河日深浚,河岸年年崩摧,「坍倒兩岸人家、房屋、店舍無數。」 即今河比昔深二丈有餘,寬七八丈,不能架大橋,所架小橋水發就推去,往來甚不便。

通濟橋 在譙樓北,跨白渠。元中統四年,萬戶楊子江建。十世孫權廷臣、姪時敏欽等重修,有《碑記》。

東津橋 在織羅巷口,跨白渠。邑人李廷臣建。西津橋 在西花園巷口,跨白渠。元中統二年,邑人姚斆仁、斆義建。八世孫義官、仲祿,男義官相重建,有《橋碑》。

義梁橋 在龍陽宮前,跨清河。義民來子春建。「登高橋 」 在樓底,跨濁谷河。

通遠橋 出城西門外,轉而南,跨白渠,通巴、蜀、雲、貴,所通為甚遠,因以為名。橋故以木。明正德乙亥,橋南醫士管韶乃捐貲買石而易之,橋于是乎為不易朽矣。正德十年谿田居士記:廣濟橋 有二:一在城東門內,跨白渠;一出東門外,跨高渠。邑人常節、孫世英等建,有《橋碑》。石龍橋 ,少保溫恭毅建邑,兩城對峙,一水中分,淫浪為殃,往來病涉。溫于明萬曆年間,肇造石梁,力倡鉅費,洵便四方行旅之徒,不獨一邑千年之利。有禮部尚書郢人李維禎《碑記》。賓陽橋 在城東門外,跨白渠,邑人張友恭建。盩厔縣

駱谷關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南通漢中。蜀將姜維出駱谷圍長安,即此。

遇仙橋 相傳為王重陽遇仙得道之處,故名。「陳姑坊橋 。」 係西南通道。舊有木橋。

皇清順治十六年夏,暴雨橫發,飄沒往來艱阻,耆民

趙自強捐貲倡首建石橋,人甚便之,地方立碑「紀功。」

「映柳」 橋 在原馬店。

天衢橋 在啞柏鎮西

潤河橋 在西寨

瑞福橋 在祖庵鎮

東河橋 在屹塔頭

環水橋 在呂馬村

浮水橋 在甘谷

太古橋 在龔家莊

通仙橋 在馮尚鋪

白馬橋 在韓村

母豬江橋 在終南

白沙橋 在郝村西

響橋 在郝村西

澇河橋 盩鄠以橋界縣境東極于此。外惟黑、盧兩河,一遇暴雨,水遽湍悍,勢不能橋。明知縣何起鳴造舟二隻,僉夫二名,護渡往來,誠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