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3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洋縣

展溪 在大小龍溪。大石上有赤書「展溪」 二字,相傳為張魯女困臥孕生二龍之所。

八里洞 ,在縣北七十里,有八里平地,其洞有二,上有洞門,高八尺,深不可測,內有一石盆,水自石罅注於內,是謂靈湫。下一洞,有石塞其門,水從石側流出,人莫能入。今有昭澤廟故趾。醴泉院 ,在城內開元坊。其泉湧出,甘洌如醴。《畫史》云:文與可在洋州醴泉院,畫古柏八株,根節壘砢,筆勢飛動。故昔人詩有「古柏數株堆秀色,虛傳甘液逕寒聲」 之句。

崇勝院 在城外近郊

鵝翁池 在縣西二十三里。漢江之南,有石鵝一對,又有石洞水流入,莫知所出。

篔簹谷 在縣西北八里。谷中最佳,內平外昂,土色甚美,深二尺許即得水,且產竹。宋文同作亭其中,時與妻子遊焉。與蘇軾交好,通詩往來。青銼寨 ,在縣北八十里石銼山。《洋州記》云:「東連襄漢,南蔽巴蜀,要地有三,置關有八。」 按褒谷、駱谷、子午谷,皆衝要置關之處,曰白椒水、桐碓水、蒻嶺、重陽、華陽,并青銼寨,凡八。

青山古驛 在縣東北八十里,亦名望雲驛。唐元稹詩云:「五六百里真符縣,四十八盤青山驛。」 即此。

郡圃 在縣舊郡治之北。圃中有湖,湖中有橋,宋文與可有《湖橋詩》。

二樂榭 在縣舊郡圃北,望秦嶺,一目數千里。按《明一統志》,宋文同、二蘇、鮮于侁皆有詩,故劉光祖云:「同登二樂榭,擬續四賢詩。」

秦雲閣 在舊興道縣,北望秦山,雲物變態,皆几案間物。

州學舊趾 ,一在縣東一里,一在縣西南一里。待月臺 在縣舊郡圃,

披錦亭 故趾在縣治北。

西鄉縣

武子洞 在縣南二十里。洞深邃莫測,以石投之,風輒起。宋紹興間,建「翊聖保德真君廟」 於其上。明立上、中、下三觀,晴日巖頭輒有五色光,為漢中勝景。

鯉魚墳 在縣西十里。邑人修水馬河堰,有二道士求食,與之粟飯,曰:「少頃當有二龍至,勿殺,殺則河立決,堰不可成矣。」 頃之,二鯉魚戲波上,堰工捕得之,剖其腹,視粟飯出焉,堰遂決,魚埋山上成二塚。

男兒壩 ,在縣西南七十里。亦謂之「太子墳。」 每陰雨,常聞墳中有笙鼓聲。

仙人坪 ,在子午山右,即北庵也。相傳,善卷隱居於此。

聖水峽 在子午山右,泉水日「三潮」 ,相傳舜遊於此。

平陽城 ,在洋川,戚夫人所生處。夫人思慕本鄉,追求洋川之舊。高帝為驛致長安,蠲復其鄉,更名曰「縣」 ,用表夫人誕載之祥。

南鄉故縣 在縣東南歸仁山。蜀先主分城固地為南鄉縣,即今漁渡灞口。

皂軍戍 ,在縣南十五里。蜀將張飛駐軍此山,元皇槶公亦屯戍於此。

陽都坂 ,《水經注》云:「東坂自上及下,盤折一十九曲,西連寒泉嶺,自西城涉黃金峭、寒泉嶺、陽都坂,峻崿百重,絕日萬尋。既造其峰,謂巳踰崧岱,復瞻前嶺,殊倍過之。」

鳳縣

故道廢縣 在縣境。《史記》「漢高祖引兵從故道襲雍,敗章邯於陳倉。」

酒奠凹 ,在縣西南四十里。漢高帝自漢入關經此,御食奠酒遺跡尚存。

南岐州 。《南岐志》云:「有周之興,鸑鷟嘗鳴於岐,翱翔至於南。」 今縣東三里鳳凰山,相傳即鳳棲處。南岐山在縣南十里,上有竹雲洞、龍湫池諸勝。後魏延昌中,始改南岐州於此。廢帝三年,改為鳳州,治梁泉縣。元以梁泉省入。明降為縣。鬼迷店 在縣境。宋陸游詩云:「往者秦蜀間,慷慨事征戍。猿啼鬼迷店,馬噤飛石鋪。」 即此。白石古鎮 ,在縣東北十里,今白石鋪即其地。梁泉廢縣 ,在縣東一里。今改為山川壇。《寰宇記》云:「梁泉在縣西二十里,西流與嘉陵江合。後魏置縣,初名涼泉,尋改梁泉。」

迴車戍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梁太清年,西魏將楊寬率眾七萬,由陳倉取迴車戍,入斜谷關,即此處。

孔雀臺 ,在縣東南九十里。其山有石臺,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