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3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府館 在縣治後街。殘毀。今漸修葺。

養濟院 在城東北

漏澤園 在西門外

隴州治 在城內東北,金大定二年建。明洪武十八年災,三十五年重修。按《州志》,「崇禎間燬。」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州黃雲蒸重修,後因地震傾圯。

康熙五十一年,知州羅彰彝獨力捐建:公堂五間,親民堂三間,大門三間,儀門三間;中坊一座,東西科房十六間,內外班房十三間,庫獄、土地祠、鐘亭、「旌善、申明亭」 、州宅三間,東西翼室各三間,惠風堂五間,當春軒三間,後樓三間;驆號房東西三十七間,馬神祠三間。

「州同知衙 」 ,官廳三間,後廳三間,住宅三間,東書齋南北七間。

州判衙 今圮

吏目衙 :廳室共十二間。

察院 :在州治西。年久頹廢,駐節無館。知州羅彰彝重建,額曰「行臺。」

布政司 在州治南。明嘉靖二十七年建,今圮。按察司 在州治西。明洪武中建,今圮。

府館 在州治西,今圮。

故關大寨巡檢司 在州西七十里。

隴安巡檢司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

陰陽學 ,「在州治東。」

醫學 在州治南

養濟院 在州城北巷內,每季終,按名散口糧,冬則加以布花。

漏澤園 在州治東一里。

鳳翔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通志州縣志合載

本府。鳳翔縣附郭。

鳳翔府儒學 舊在府治東一里許。宋慶曆中建。金大定初兵毀,明昌元年重建。元末兵燹,徙府治東南。明洪武四年,知府周煥重修。

文廟內有柏四株,大二十餘圍,傳為東坡所植。有

碑二道,乃元時加封文,及開官氏制文,其來遠矣。成化十五年,知府張本濟、正德十三年知府王江重修,嘉靖三十六年知府劉涇增修。岐陽書院 在府治旁,明正德間,知府王江建,彭澤《記》。

鳳翔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明洪武間,知縣趙士奇建。按《縣志》:「大殿七間,東西廡各十五間,戟門三間,櫺星門三間。名宦祠六間,在戟門左。鄉賢祠六間,在戟門右。啟聖祠五間,在大殿後。」

文廟:在學之東,府學之右。明倫堂三間,「敬一」 亭三。

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廣文》住宅」 ,在敬一亭前。東西齋房,在明倫堂後。

義學 凡二處:一在城內西寺,一在城外東嶽廟。

學田 本縣原置學田地五十八畝四分一釐六毫,每畝夏秋收租五斗,每年共收夏租麥十一石六斗八升三合二勺,秋租穀粟十七石五斗二升四合八勺。又查出城內縣治北舊有官地二十七畝,充府、縣兩學學田,分給縣學地十三畝五分,每畝夏秋租三斗,每年共收夏租麥一石二斗五升,秋租粟穀二石七斗二項俱在丁地,民糧起科,並未豁除錢糧。

外州縣

岐山縣儒學 唐武德四年建,宋雍熙中重修。金末兵燹。元至元二十八年,縣尹張蕩古重建。明洪武四年縣丞沈以德重修。按《縣志》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趙鏡重修。十四年,知縣王轂教。

諭王業隆、訓導李玉品倡修。大殿五間,東西兩廡二十間,戟門三間。神庫、齋宿所五間,在戟門外西。省牲所五間,在戟門外東。名宦祠、鄉賢祠在大殿後。明倫堂五間,博文、約禮齋各五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敬一亭三間,在明倫堂後。泮池在大門內石橋甎甃。教諭宅在敬一亭後。正房五間,廂房各一間。訓導宅在教諭宅右。前房三間,後房三間,廂房各一間。

崇德書院 在縣治西。明萬曆十九年,于邦棟改建為「文明書院」 ,今廢。

三王書院 在東郭,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