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1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統志》「中有嘉魚,長三尺,每年二月隨水而下,八月逆水而上,入穴。」

天津水 ,在縣西南,出徼外,入《沬水》。

秦水 ,在縣西南二十里。秦惠王克蜀,移秦人萬家以實之。秦人思秦之涇水,於此水側置戍,謂之「涇口。」 唐天寶間,改今名。

種玉溪 在縣西,一曰「龍門。」 亂石如玉,故名。白龍池 在大峨山頂。水極甘美,中有龍子,旱時禱,可致雨。

龍池 ,在縣西南四十里峨眉山下。有池,廣長十里,號「龍池。」

馬龍池 在縣西七里。昔有一馬馳如飛,村民捕傷其足,投之池中。一夕,雷雨大作,劈山而去。八音池 ,在黑水寺。過虎跳橋,遊人拍一掌則一蛙鳴,餘蛙次第皆鳴,數皆合八。後一蛙復大鳴一聲,眾蛙即止。

洪雅縣

九勝山 屹然九峰,近如屏闌,遠若戶闥。月珠山 突起,洞溪山有前一峰如月,後一峰如珠。按《總志》:「平地突起,四無倚附,故名。」

金雞山 在縣東北五里。相傳葛稚川棲此。烏尤山 ,在縣東十里,山最秀拔。

金釜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昔有主簿修煉,遺有金釜,即李阿真人仙跡。靈泉清冽。宋直祕閣張方石書「靈泉古觀。」 按《總志》:松柏叢蔚,昔有主簿煮金修道,因名金釜,一名主簿山。

八面山 ,南對大峨,黛色若染,視八面如一,故名。「雲氣開合,可占雨暘。」

隱蒙山 屹然南岸,晉處士龐居正隱此。漏倉山 ,在縣西南,傳有聖僧居巖,漏米足炊。雲占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高出諸峰,四時雲氣籠罩。

瓦屋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至峰頂山門寺,為榮、經分界。其山迴亙數百餘里,高出峨眉。上有聖燈巖,夜見萬葉飛明,出沒巖間。有橋光溪,遇日照映,氣結彩虹,橫達兩岸,如橋梁然。有鴛鴦池,山插層雲,百鳥絕跡,惟此池多鴛鴦,文羽特異。有虎跳溪,山川廣鬱,藏獸百種,溪多虎豹,人蹤罕近。有尖峰數十,如群筍相錯,有泉眼七十二,四時清冽,雖盛暑猶挾纊擁爐。山建剎宇,皆覆以木皮。或問禪惠大師:「瓦屋何以木皮蓋?」 師答曰:「錦府豈從機上織,劍門寧自匣中開。」 銅山 ,在縣西南百里。

邛崍山 聯瓦屋,亦《榮經》分界。

思經山 在縣西八十里。山與雅州分界。遜周山 ,在大龍溪之西。雅州有周公山,武侯曾於彼夢周公,因名。即《禹貢》蒙山也。此山若與揖遜然。

阿吒山 距縣七十里,有巨石,鐫佛百有八,東巖瀑布千仞,嚮撼山谷。李白詩:「飛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銀河落九天。」 按《總志》,在縣西一百里。按《明一統志》峽江縣治內亦載此山。

竹箐山 在縣西八十里。其山多竹。宋人石甃梯磴為關,設巡檢司,今廢。按《總志》:「在縣西二十里。」

七華山 ,一名天功,上有仙跡、仙竈、龍沱可雩。修文山 ,在縣西十里,田錫讀書處。按:前《峽江縣志》內亦載此山名,其辯甚明。

總岡 自名山逆折而西,綿亙百里,總群山脈。雷洞 在瓦屋山,深不可測,投石聲震。按前《峨眉縣志》,峨眉山亦有雷洞。

雪嶺 一名寶子山。歲三、四月雪光如玉。宋范忠宣詩:「雲堆雪嶺鋪銀界,日射金仙照碧津。」 葛仙山 在縣治東,葛仙嘗遊於此。

「雅水 源自靈關,至雅州飛仙關,合和川水,自榮經彝界羅崖州東西發源,合邛崍水;自邛崍之彝徼發源,三水合而經雅川下,四十里至草壩,與名山之青衣水合。其渡有橋,去橋十餘里為青水渡之發源。四水合由峽而下,至止戈鎮,匯花溪水,則五水合流,經隱蒙、金釜受瀘溪水,歷峽江受峨眉川,達嘉定入岷江。」 按曹學佺《蜀名勝記》云,離堆川流東西屈曲百三十里,而後入大江,所謂洪雅川也。按《明一統志》,洪雅川在洪雅縣西七十里,東西曲流一百三十里,經洪雅大川流繞本縣,因名

花溪 發源嚴道縣鹿角山按《總志》在縣西六十里,發源峨山之後,流合青衣江。按《明一統志》峽江縣治內亦載花溪。

倒流溪 ,源自瓦屋,西流至合周公水入雅江。三溪 發源,一自黃荊峽,一自金雞山,一自中山坪合流。按《州志》本州治內亦載此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