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1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大龍溪 、小龍溪  俱在徐邨,去縣西南六十里。有龍門溪,左流為小龍溪,右流為大龍溪,盤曲回抱,若游龍然。

洞溪 在月珠山後

龍泉 在縣東十里

浣紗泉 在縣南五里

「雲泉 」 ,在金釜山。

「翠微池 」 在烏尤山麓。

《碧玉池 》,在徐邨。「鴛鴦池 」 ,在天功山麓。

迴龍三灘 在止戈鎮下。水激危石,怒濤數里。黃豆灘 ,在潰災西北。邑令陝以庠生周純議,為隄六十丈。

龍吟灘 川流繞隱,蒙督學王敕記,略云:「近城南岸低頹,屢苦洪濤衝決。下市方灣田廬,半問水濱,且有浮賦之憂。」 則堅堤議急矣。

「瀑布泉 」 ,有二,一在徐村九龍山,一在花溪飛仙閣。

峽江縣

雲吟山 在縣西二里。雲出岫時,膚寸而合,松濤一起,儼若雲吟。魏了翁讀書其上,隸書「雲吟山」 三大字,刊石。今存。

萬松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山有三峰,一峰居中,兩峰拱峙,所產多松。按《總志》:「在縣東北三十里。」

平羌山 ,在縣東十五里。後周置縣,以此山名,道士常正一得道於此,按《總志》在縣西十五里。伏龜山 ,在縣南三十里,其山盤曲有九,按《總志》在縣東三十里。

鳳凰山 在縣西十里。岡巒飛翥若鳳。按《總志》,「在縣南十五里。」

虎履山 在縣東十里。山多虎跡,故名。

天馬山 在縣東三十里,一名「馬鞍山。」

簾鉤山 ,在縣西北五里。兩山夾江,如簾鉤狀。晉人詩曰:「日移紅影在簾鉤。」 按《總志》,在縣東三十里。

葛藤山 在縣南三十里,其上多葛。按《總志》:「在縣東三十里。」

丈人山 在縣南三十里。地名九盤。有石峭拔,狀若人立,因名。其下有雙石筍,屹然山壁,不知何代土人鑿折其尖。按《總志》云:「在縣東十里。」 化成山 在縣西五里,與千佛巖對峙,即化山也。天下二十四化山,此居其一。一名依鳳岡。按《明一統志》:在縣西三十里。峰巒秀麗,俯臨雅江,晉李阿真人煉丹於此。

修文山 俗名太平山。宋田錫讀書於此,後人刻石以紀其事。按洪雅縣亦有此山,名亦以田公故。但此山之巔有田氏墓在焉,或此為是。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六十里,田錫讀書於此,後登第,因名。山之南麓,雅江所注,名曰龍潭。

大觀山 在縣北五里,又名觀斗山。俯瞰平原,一目百里,縣治之主山也。

牛仙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上有剎,其石巖間牛蹄仙跡尚存。

中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上有剎,幽峻可愛。黑虎山 ,在縣西北十里,邑之後鎮也,故稱「形勝」 焉。上有黑虎觀,今廢。

隱蒙山 ,按《明一統志》「在峽江縣西六十里,晉處士龐居正,字隱蒙者,隱於此。」

洞溪山 按《明一統志》在峽江縣西六十二里,一名月珠峰,蓋前一峰如珠,後一峰如月。阿吒山 按《明一統志》在峽江縣西一百里,山崖有一巨石,周迴鑴羅漢一百八軀,東巖瀑布千仞,響撼山谷。

仙掌洞 在峽江縣北,舊傳李阿真人所居,宋人書其壁,「跨龍門,飲蟹泉,磨仙掌,叩丹竈。」 白龍洞 ,在峽江縣北一里。古鑴石龍於其中,遇旱祈禱輒應。

青衣江 在縣城西一里。發源自蘆山徼外,東南流經嚴道、洪雅,過此至龍游,與岷江合。《總志》云:在縣治西九十里。

稚川溪 在縣治西三十五里。源出峨眉後麓,三折而入於江。按葛稚川曾丹竈於此,遺跡尚存,故名。今人譌「稚」 為「至」 ,且去「稚」 而止,名川溪矣。龍鼻溪 在縣治西北十里,繞龍鼻山而注於江,故名。按《總志》:在縣治西南十五里。

飛水溪 在縣西十里。狀如素練,李白所謂「瀑布天落,半與銀河爭流」 者也。名瀑布泉。

天水溪 在縣西五里。一曰「天生橋」 ,在依鳳岡東。依鳳岡即化成山也。其橋天成,下有澗水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