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規制弘敞
兵備道 :在中街,本兵備使者署,明萬曆初建。
皇清康熙元年,省常鎮道,并為「蘇常道」,駐節蘇州,遂
為協鎮參將寓居焉。十一年,鎮守京口左路水師總兵官移駐江陰,改為總鎮府。
海防分司 在縣治東南。初為府館。明萬曆初,海防同知分駐江陰,遂以為專署。
皇清康熙二年,改建防海分司于《君山》南麓。十一年
以改建者為水師遊擊府,其海防同知還舊署。二十年,同知牛樞建秋月堂三間于內署。二十一年,重建儀門。
城守遊府 :在大街高巷東,順治五年改建。先為守府,今作遊擊署。
城守中軍守府 :在大街。康熙年間,官價購買改建。
水師遊府 在北門外濱江。舊為「海防」 ,移駐醫學 ,在縣治東大街。明洪武十七年,建為惠民藥局,後易建察院左,北向。明末兵火廢。
皇清改建中街兵備道左。康熙十一年,易為「營房」,復。
建大街西,察院東內祀「三皇。」
僧會司 在廣福寺
道會司 在元妙觀
望耒亭 在西門外。明萬曆壬寅,知縣郝敬建,今廢。
禪鄉館 西去縣治五十里。明萬曆二十九年,兵使彭國先建,今廢。
迎春館 在春暉門外。舊在大巷內,明正德八年知縣萬𤣱移建,亦名起春處。御膳廠 在南鎖巷西。每歲醃曬子鱭進貢,舊名醃曬所,明正德九年,知縣萬𤣱更名。廠門東向,始撤民廬,建坊表四柱,臨市河,名曰「方貢。」 天啟元年奉旨易價充餉,止存廠基五分有奇。今門表俱廢。
和豐倉 在縣治西南,即「宋都倉。」 今於此收貯白糧。
永利倉 初在朝宗門外一里許,今名「倉基」 者是。明正統二年,巡撫侍郎周忱以舊倉散置各鄉,起運不便,故併建于此。後歲久圮廢,乃改濟農倉為永利倉,貯漕糧出兌。在中街兵備道旁,即今總鎮府東。古為三皇廟址也。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祥符寺右。中為官廳,四周屋十一聯。
「宜興縣治 ,自建縣以來,舊在長橋北二十步。至晉、宋、五代置郡時為郡治,而縣治移君山北麓,後復舊所。元元貞初,改為州治。至正十六年,兵燬。明初戊戌年,改為守禦總制官治,尋改守禦千戶所,移縣治于東隅」 ,今東察院其故址也。洪武十三年,裁革守禦所官,仍以其治為縣,重建正廳、架閣庫、川堂、後堂、儀門、譙樓。令趙惟一添設戒石亭、旌善亭、申明亭六房吏舍。三十二年,令周賓增設各官公廨。監房在儀門外右偏,與總鋪相對。宣德九年,令章惟澄設同心堂兩廊屋。正統九年建鑾駕庫、東庫、西庫。嘉靖間令馮惟訥建石庫。後令方逢時鼎新,以同心堂為後堂,撰《宜興縣知縣題名記》,立石於正堂之左。隆慶三年,令徐應聘闢首領衙之南隙地,為寅賓館三間,茶房一間,繚以周垣。萬曆二年,令韓容以縣治為刑獄、庫藏所係,悉撤土垣,周遭疊石為之,凡一百五十丈。併重整譙樓,高厚完固,深得重門擊柝之意。十年,令黃道瞻以同心堂後寢室卑敝,乃捐己俸撤舊宇,建樓前後各三間,扁曰「自公樓」 ,與譙樓相望。乙酉,令梁銓以縣治歲久而敝,兼堪輿家說,不宜左偏撤舊鼎新,徙正堂稍西,與頭門相直。儀門甬道、戒石亭、六房、兩廊並徙,從之。正堂後增建後堂五間,以舊治廳址改建架閣庫。丁亥春,令陳遴瑋復徙土地祠、寅賓館鼎建于儀門外左偏,以補其闕,而以旌善亭、申明亭徙建譙樓門外。先是萬曆六年,令丁懋建,嘗徙置縣門內,規制宏敞,整整可觀。堂額舊名「新民」 ,今改「明新。」 知縣廨在同心堂後東北。
皇清順治十七年,令王震亨重修,未竟。康熙二年,譙
樓以雷震圮,七年令高標備設吏舍,經營重建譙樓;工未成而解任。十一年,令史宗堯欲踵其事,亦未就而去。
縣丞署 在正堂東南。明萬曆庚寅,縣丞捐俸改建。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官裁,署廢。
典史署 在縣丞署南
都察院 原名「書院」 ,在縣治東,察院西。明宣德八年,令章惟澄建,為巡撫重臣駐節之所。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