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重修。嘉靖間,頹圮不葺,今址尚存。
東察院 在書院東。「舊為縣治。明洪武十三年,革守禦官,令趙惟一移縣治還於守禦官治所長橋北,以東隅新設縣治為察院。成化元年,丞廖桓重整二院門逕其左右各建牌坊一座。前臨河,闢為馬頭,可停舟楫,今為公館。弘治十六年,巡按御史馮允中檄令王鍭鼎新之。」
西察院 在縣治西隅。明嘉靖間,改「常豐倉」 為之。
皇清順治初年燬,今址尚存。
南察院 在縣東南隅茶局之右,改府館為之。今改為宜興營守備衙門。
張渚巡檢司 在縣西南七十里永豐區,湖㳇巡檢司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均山區下邾巡檢司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洞山區。以上三司,明洪武三年開設,並有廳事、軒房、監庫、鼓樓、廨舍,今多頹廢。
鍾溪巡檢司 在縣北五十里萬一區。明嘉靖間,增設廨廳舍,尋圮。萬曆間,重修。今圮,寓司和橋。
批驗茶引所 在張渚鎮。元初設,時名「茶園提領所。」 至明初丁未年,大使項仲實重建。正統七年重建,今廢。
僧會司 明洪武十五年於法藏寺開設。道會司 ,明洪武十五年,於通真觀開設。陽羨館 ,舊名迎華驛,在長橋北岸西隅,遵義坊左,南臨荊溪。唐張祜《次荊溪呈崔明府》詩云:「艤舟陽羨館。」 謂迎華驛也。亦名荊溪館。唐嚴維《宿荊溪館呈丘明府》詩是也。宋紹定初,令趙與悊因取祜詩,改驛為陽羨館,後名西館驛。今其址鬻為民房。
荊溪館 在縣西隅。明洪武四年,令謝德清緣西館驛舊址為之。今廢,其址亦鬻。
茶局 在縣東南隅南察院左。宣德九年,令章維澄建。每歲御茶于此修貢。今廢,其故址尚存。苗倉 ,在縣城西。
麥倉 在縣城東門,今廢。
常平倉 ,在通真觀南。元初,改附無錫州。至正辛巳,仍移本州治東。壬辰兵燬。
社倉 舊址無考
常豐倉 在縣治西。明洪武初年,令謝德清創建。後改「西察院。」
皇清順治初年燬,今址尚在。宋名「常平」,在通真觀南。
元改附無錫州。至正辛巳,移置本州治東。壬辰兵燬。
預備糧儲倉 四所一在縣治東,一在縣治前,一在縣西北七十里𠙶亭區,一在縣北二里開寶區,今並廢。
濟農倉 在縣東南。明嘉靖五年,令趙繼勳創建。前有月臺、甬道、門樓,中有廳事、川堂,後堂兩旁有廒,貯各項備賑米穀。後有從房,權作羈所,以繫輕囚。崇禎間毀,今存者破屋數間耳。東倉 今名「常平倉」 ,在縣東門外。中有廳事、川堂、後堂,前有月臺、甬道、門樓,旁有廒,收貯開、寶等區糧米。
南倉 今名「興福倉」 ,在縣南門外,規制並同東倉,收貯伍賢等區糧米。至
皇清初,兩廒盡燬,順治五年,經撫院土國寶批「行圖。」
稅法使輪年甲運,自造倉廒,每一圖為一楹,七八楹為一廒,擔步相通,以便兌米。每兩廒相對口置柵門,外口置大柵門,嚴整有加于舊。養濟院 二所:一在縣治西南西廟巷北,一在法藏寺旁西城下。明弘治間,令王鍭增建。萬曆七年,令丁懋建移建西門外福德橋西南,與義阡地並。前兩所並廢。
義阡 二所一在城西,一在城南。「城西」 者,明正統甲子,令鄒旦奉周文襄檄營設,計地六畝。弘治壬戌,令王鍭增至十畝。又以地偏一隅,別置城南廢地二十六畝,凡民貧而死無葬所者並瘞。
靖江縣治 ,以邑地脈從西來,逶迤而東,至城北二里,有高址為護。稍南左右分兩翼,中低平為邑城。城內稍西正枕北高原,為邑治。明成化七年,知縣張汝華始建,嗣後屢經修葺。嘉靖十八年,知縣周繼學因屢次風潮之患,盡撤舊材,高其基而厚其垣,可謂「江南望邑矣。」 牧愛堂後有軒,軒後有廳三楹,左右皆公帑。前為東冊房,右為儀仗庫,稍前為西冊房,中階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左有室貯收櫃。而南為土地祠,右為寅賓館,而南為圜牆,盡南為譙樓。嘉靖間,知縣屈思忠建,址高丈餘,後以《形家》言,稍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