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7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軍富元衡、徐蕆、詹徽之繼修。嗣是教授徐逢年重立講堂,孫應成再建西序,創設義廩;知軍顏耆仲重修東序,拓泮宮外門,建御書閣。元豐二年,縣令楊孝儒鑿學前河,知府徐申穴內子城建縣學門,作觀臺,并內外二橋。元州學仍宋。至元間,知州翟諒、張獻、李師善相繼興作,學廩則視宋為倍。至正間,廟學燬於兵。明丁酉年,江陰侯吳良鎮守,因故址創立廟學。洪武三年,知縣吳志遠重修。十五年,知縣王衡、教諭鄭江建堂於廟左。二十六年,教諭蔡永升、丞賀子徽議為「左廟、右學」 ,乃更建於講堂址,而以廟址為「明倫堂。」 三十年,知縣蔣宥增建戟門、廨舍、射圃。宣德六年,巡撫侍郎周忱、知縣朱應祖大更規制,重建大成殿、明倫堂、君子堂、「時習」 、「日新」 二齋。天順六年,知縣周斌購地拓學門,自是以後,不治者三十載。弘治七年,知縣黃傅始修之,購民廬為名宦、鄉賢二祠。正德二年,知縣劉紘修復之。易敝鼎新,崇高闢隘,由是廟學大治。外為石坊門,入為櫺星門,又入為泮池,方廣皆五畝,甃石兩厓,即宋時學前河也。池上架石為橋者三,穿為九洞。橋北為戟門,左右為兩翼。戟門北中為正殿,殿前為月臺,殿東西為兩廡。西廡之右,南向為祭器庫,東向為刑牲所。廟門而東為儒林坊,後易彙征,入為學門。循東牆西折而北,為二門,曰「禮義相先之地。」 又折而西為正爾容門,後改進賢門。由門循廟而北,正中為明倫堂。堂後為奎文閣,後改「尊經閣。」 堂東為時習齋,西為日新齋。齋左右翼以號樓。由時習齋入,南向為君子堂。由日新齋入,南向為養賢堂,師生會饌之所。堂南為廩。由進賢門出而東為教諭廨,今廢。君子堂後為訓導東廨,今改為教諭廨。養賢堂後為訓導西廨。後訓導省而廨亦漸廢,並教諭廨,而東為射圃,有堂曰「觀德」 ,今廢。廟門之東為名宦祠,又東為興賢坊,西為鄉賢祠,又西為育俊坊,是謂「學制。」 合廟學周垣凡四百五十八丈九尺。十一年,知縣萬𤣱建號舍於觀德堂後,凡屋九聯,各六間,今廢。十五年,知縣王泮大新廟學,修奎文閣,築三台墩。嘉靖七年,知縣張集重修,購廟南民舍為通衢,曰「外泮」 ,鑿池跨橋,旁立廡屋,今廢。八年,知縣劉欽順奉例建敬一亭,介明倫堂、奎文閣間,後徙閣後。嗣是修葺無考。至萬曆二十六年,兵使彭國光、知縣劉學周共議修復,而教諭王之夔獨董其事,朝夕勤勞,鉅細畢舉。三十七年,知縣許達道、教諭戴士傑、訓導王德倓建聚奎亭於啟聖祠之東。古祭器多缺失,德倓獨修補之。崇禎元年,署縣事武進縣知縣岳凌霄修鄉賢祠。大成殿古鼎敝壞,教諭江之湘鳩貲重鑄。六年,學使甘學瀾捐俸濬學前河。十年,學使倪元珙命訓導莊繼光督修,銳意更始。門堂、殿廡、階礎、墉垣,無不堅整,而前諭王之夔至此始祀學宮。十一年,教諭譚振舉濬學前印池得古井闌,為宋治平間物。後兵燹故,自大成殿、明倫堂外,一切圮廢。

皇清順治九年,教諭陳鍹奮然修復,凡瓴甓釘灰丹

漆諸務,無不親自綜理,而廟學之制,為之一新。十一年學使石申修,十四年學使張能鱗修。康熙四年至十三年,知縣何爾彬、龔之怡、教諭宗章峻相繼增修。而彙征坊以歲久忽圮。

澄江書院 在布政坊巷西南。元至正中,州人蔡以忠者,西山先生之裔,以別業一區,田六頃,立義塾。事聞,賜茲額,設山長一員,直學一名。其講會之所曰「德義堂」 ,有銘。時何禮部鏞、蕭揚州琮、劉總管若水、侯治中某、判官鄧定,知事陳文杰,教授翁仁實,行鄉約禮於此。今關壯繆祠即其廢址。

延陵書院 在縣治東城隍廟右。舊為公館。明成化五年,本府同知謝廷桂、嘉靖十一年知縣李元陽重修,改顏為「延陵書院。」 春秋迎季子神位於堂而祭之,學者常會業其中。周垣凡四十五丈一尺。萬曆初改總練官署。崇禎末燬。養正書館 在儒學東中街,北向。舊為社學,歲久為民侵據。明弘治中知縣黃傅釐復之,改今名。拓地增廬,立師設約,萃童蒙之有穎質者,並肄業於其中。政暇,親為訓迪。前為門,中為廳,廳後四周為書房,又後為院,院有軒,周垣凡六十丈五尺。萬曆四十六年,知縣宋光蘭改為推官行署。後廢,里民即其地構土神祠,僧守之。今名「太平菴。」

東門社學 在縣治東隅里仁坊,明弘治七年建。前為門,門之北為廳、為川堂、為寢室,周為從屋,周垣凡三十四丈。十年,知縣黃傅修嗣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