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7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天生港 :在耿公團。北達泰興、如皋,南通大江,有閘。

安寧港 在縣東南三十餘里,屬永慶團。龍潭港 在縣正東,屬永慶團。

青龍港 :在縣東北,屬永慶團。

夏仕港 :屬永慶團。北通如皋,南通天生港入江。

塌港 :在永慶團,與天生港通。

孤山港 :在孤山之麓。

柏家港 即流汊港,屬孤山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

盧家港 :在孤山團。即流水港。

石碇港 :在孤山團,《孤山碇》在焉。北通泰興,南通大江。

廟樹港 在丁墅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水洞港 :在丁墅團。今改為「集福河」 ,北通泰興,南通大江。

蔡家港 在太平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朱束港 在隱山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繆宗港 在永興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有閘。

常州府城池考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武進縣附郭。

「常州府城池 ,原周圍二里三百一十八步,高二丈一尺,中外甓之。唐景福元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遣節度押衙、檢校兵部尚書唐彥隨權領州事,重修立城隍祠、天王祠、鼓角樓、白露屋。今為府治,城廢,周繚以垣。外子城周圍七里三十步,高二丈八尺,厚二丈,中外甃以磚石,上有禦敵樓、白露屋。偽吳順義中,刺史」 張伯宗增築,方直雄固,號金斗城。余幹詩云:「毘陵城如金斗方」 以此。門有四,東行春,西迎秋,南金斗,北北極外皆有池。宋建炎中毀。紹興二年,郡守俞俟復興繕。明洪武初,改築新城。迎秋、北極門似即為新城基,惟行春、金斗遺蹟稍存,今亦廢。羅城周圍二十七里三十七步,高一丈,厚稱之。偽吳天順二年,刺史徐景邁築門有九,「東通吳,次東懷德,南德安,次南廣化,西朝京,北青山,次北和政,東北東欽」 ,外皆有池。太平興國初,詔撤禦敵樓、白露屋,惟留城隍、天王二祠及鼓角樓。後移城隍祠於金斗門內西偏。明洪武己酉,改築新城,羅城遂廢,惟東南故址稍存。新城在羅城內,周圍十里二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甃以磚石,壕闊十六丈,深二丈。洪武二年,守禦官中山侯湯和築。置七門,東西、南、北。次北,名仍舊。次東曰「中箭」 ,次南曰「石幢門」 ,各有樓,外有甕城。水關四:「一在正東,曰東水門;一在正西,曰西水門;一在東北,曰北水門;一在西北,曰小西水門。」 天順後,樓堞廢毀,城壁間存。成化十八年,巡撫尚書王恕奉朝廷命,以成算授知府孫仁重甃,易以巨石,新甓增高三尺。其門名「中箭石幢」 者,復名「懷德廣化。」 凡池隍樓櫓,雖無改舊規,而雄偉壯麗,實侈於前。邑人南京吏部右侍郎王㒜《記》。久之,又圮。正德辛未,知府李嵩請於當事,更葺之,益走馬街,廣丈餘,設巡警鋪五十二所。長沙大學士李東陽有記。嘉靖乙卯,倭賊入寇,郡守金豪復築合德安、廣化兩甕城,增築諸敵臺窩鋪,城制始備。萬曆中,磚石稍稍毀泐,當事者委本府通判趙堪葺之。堪視如家事,旦暮程督,所費六千餘金,遍城為之一新,功鉅而力省,前此未有。萬曆三十年,知縣晏文輝自通吳門至北水關,築重牆百八十丈,「尋圮。」

皇清康熙九年,以垣堞傾頹,知縣張令望重修城壕。

明正德七年,郡守李嵩委治農通判溫應璧浚之,復於郭門之外,各掘地通壕,以利舟楫。嘉靖三十五年欲疏治,會雨漲不果。萬曆三十二年,涸甚,西起龍舌尖,北至北水門,僅通微流。郡侯歐陽東鳳鳩工重浚。天啟二年,知縣李維喬重濬,長一千四十七丈。

外縣

無錫縣城池 在梁溪之東。相傳「舊羅城周四里三十七步,子城周一百三十步。」宋乾興中,縣令李晉卿重築舊子城一百七十七步。正門四:東曰熙春,西曰梁溪,南曰陽春,北曰蓮蓉。偏門三:顧橋、新塘、董家。建炎初,陳。《記事已》云「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