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8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阿穴口直下三四里,便徑至陰宮東懸掖門,自非已成仙人,不得其門而入也。

西洞 ,在積金山東嶺下,《隱居》所謂「颼颼有風」 者,即西便門也。累朝金籙投龍簡於此。

蓬壺洞 ,一名「仙人洞」 ,在玉柱洞右。

良常洞 ,華陽北大便門也,是為保命君所治。洞北有石壇,即許掾燒香禮拜解化之處。羅姑洞 ,在金菌山西,即九疑山女仙羅郁也。高居洞 與羅姑洞並石限界之。

玉柱洞 ,在華陽西,洞南中積石乳,圜直如柱,四面僅容人行,旁有唐明皇受籙壇。

華姥洞 ,在華姥山,以「孫寒華」 得名。

酆都洞 在紫陽觀。宋建炎中,河北博州道人王若寧獨居巖下,夢神人指巖穴曰:「此酆都考訊之所,可去洞百步居焉。」 秦檜歿,夫人王氏詣靖真宗師乞拜章,知檜繫此,命子熹即洞口建太乙殿以求冥釋,名洞雲庵。元至正改紫陽觀。小青龍洞 在小茅西,硃砂泉上。

天窗洞 在積金山

碧巖洞 在崇壽觀後。洞頂為嶔崟亭,古木危基存焉。下有曲水穴、捫霞磴、徐鍇大篆石上。女仙洞 ,在碧巖洞東三十步,穴口下視如眢井然。相傳任真人女得道,遁變於此。

柏枝洞 ,在金牛穴南。昔人深入,聞太湖風濤鼓楫之聲。御史盧世《記》:「獅子洞 在柏枝洞南,洞內石間如堂如室,中有垂石二,擊之其聲一如木魚,一如磬。」

慶雲洞 ,在海江山下。

黑虎洞 ,在華陽南,《九錫碑》之左。

黃龍洞 ,在《九錫碑》之右。

南斗洞 在三角山

海泉洞 ,在皇甫峪,泉源於海,深不可測。水龍洞 ,在白雲峰下。

燕口洞 ,在方隅山之南,有洞室,女仙錢妙真誦《黃庭經》,遁化其中,至今有紫菖蒲、碧桃在焉。淳祐五年,巡檢使夏侯嘉真與建隆觀道士詣洞投龍簡。是夕雷震,洞戶開,一廳吏深入,遇道士與來禽一枚,食之絕粒。

方隅洞 ,在方隅山上,有二門,其一即燕口洞。夫子洞 在良常對山。笪重光撰《山志》云:「相傳宣聖嘗坐是中,書延陵季子壟碑,不知何所本。」 方臺洞 在方山下,與華陽洞通,號為別宇幽館,得道者處焉,世呼為白石洞。張祖富、劉平阿、呂子華、龍伯高、蔡先生俱處此。

青龍洞 ,在青龍山,昔有人深入,見一大青蛇,故名。其洞宏廓深委,非凡跡可至。《建康志》云:「洞口二尺許,僅可容人,傴僂而入。其中平廣,石梁如帶,崖壁叵測。洞口大石上窪處四五,狀如人蹟,呼為仙人洞,有祈禱輒應。」 《溧陽志》云:「洞前奇石森立,流泉瀝瀝,旁有峴曰牧門洞,中有堂臺、簾灶、仙人掌之屬,皆以石狀得名。」 入洞稍深,有門曰「隔凡」 ,峻險而隘,剛風迅急,遊者憚不敢躡。華蓋巖 ,在石墨池上。

候仙巖 在碧巖洞東數武。

「霧豹巖 」 在碧巖洞下。

「碧玉巖 」 ,在丹谷泉上。

眾真巖 在茅洞側

錢真人誦經巖 在燕口洞上。

金牛穴 在柏枝洞東。《輿地志》云:秦時採金,獲金牛,為女子所觸,遂擲而出,取之不可,逐牛至丁角,因名其地曰「上欄下欄」 ,又曰「奔牛。」 牛奔入海,不復睹之也。穴不深而閎大,橫直相通,有如佛座者,有如觀音座者,皆位置天成,不假疏鑿。曲水穴 ,在碧巖洞下。

巧石 在大茅峰東垂。方圓叢聚者百餘步,玲瓏可愛。大學士王鏊詩:「太湖有奇峰,倚插半天裡。風雷忽失之,何年飛到此。」

捫霞磴 在碧巖洞下,徐鍇大篆石上,王安石題詩曰:「百年風雨草苔昏,尚有南唐筆法存。只恐終隨嶧碑盡,西風吹曉滿秋原。」

「青玉峽 」 在丁公山東。奇石森立,即「深秀軒」 舊址。

「仙人捧石 」 在大茅峰西垂,崇壽觀後山岡上。西畔若有人,故名。

長蕩湖 在縣南三十里。周迴一百二十里,與宜興、溧陽分界,古名洮湖,即五湖之一。其水連震澤,入淞江至於海。周處《風土記》韋昭、酈道元並云:《京口耆舊傳》:「邑人王康嘗論金壇水利,謂洮湖舊有八十一浦口,實受荊城、延陵、丁角、薛步四源之水,今所存惟二十有七,皆淤塞不通。盍訪舊跡,浚而深之,下流無壅,則」 水不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