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8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總七十餘楹。成化十六年,知府孫仁重修。後真武殿,前有池,名「白黿池」 ,即《宋志》鳳凰池內一白黿,徑三尺,宣德中進上。隆慶間,大為葺治,蓋靈濟堂、五雲樓、山門,煥然一新。邑人鄉貢進士董言詩:蓋文昌閣於巽隅。萬曆三十三年,邑人莊廷臣等復蓋武安閣於右。崇禎十年四月,正殿燬,是年重建。

皇清順治初,邑人因其隙地建「都城隍廟」附祀焉。

柴將軍祠 神諱克宏,仕南唐為右武衛將軍。吳越襲唐常州,破其外郭公趨救。夢陳杲仁遣陰兵相助,大破其兵。因祀。

劉龍圖祠 。劉諱晏,初仕遼,為都管員外郎,領兵歸宋,織「赤心報國」 四字於旗。建炎三年,郡守周杞以江寇侵掠請援。晏偕七子統精銳出奇破之,進龍圖。郡人德其賜,為立祀。一在馬跡山水平王廟,蓋晏嘗駐兵處。

周殿撰祠 即杞也。以上三祠,俱在忠祐廟西廡,今柴將軍有像殿側,其祠俱廢。

祠。山行廟 舊名廣惠,在陳司徒廟西,宋淳祐初郡守王圭建。神自唐初封水部,宋累封正祐昭顯威德武烈王,寶祐五年改封正佑武烈真君,後加昭德,咸淳元年又加昌福。按顏魯公所書舊碑,真君張姓,黃帝之後。夏禹時有名秉者,事禹,分治水土,均江海,通淮泗,行山澤間,遇神女曰:「上帝以君有功,遣吾為配,不在其身,必在其子孫。」 其後真君生於鼎之龍陽洲,隱於廣德之橫山,靈功懋德,烜著於時。既沒,州人祠之。凡東南之民,雨暘疫癘,有禱輒應。自唐以來,詔受封爵,由是行祠興焉。元至元初年,祠燬於兵,郡人即舊址建真君殿,時有元覺慧主其祠。元統元年,吳人丁振來為郡吏,從祭祀下,與僚友仇懋德、張用禮捐俸重修。既成,以凝妙沖元宏道法師施用存住持。用存以私田五十畝捨入祠祀,明洪武中重修。天順四年,知府王慥重建。廟凡五:一在郡南游塘村。一在郡東十五里許成墅村,舊名昌福廟,有宋開禧丙寅石刻《香銘》存焉。一在奔牛鎮。一在欽風鄉段莊,俗亦名游塘廟。

「江東順濟靈應行祠 」 在祠山廟內西偏,明洪武二十一年創建,神姓石,諱固正。廟在贛州府,有宋學士景濂所撰碑。明天順四年孟夏疾風甚雨,水深幾尺,知府王慥禱即霽,遂新其廟。神秦時人,生而正直,沒有靈異。漢初灌嬰來禦尉佗,神降於峰頂,告以捷期,始立廟於崇福里,稱為石固王。唐大中元年遷於江東之雷岡,始有塑像。宋建炎三年,陰謢隆祐太后退金兵。紹興十九年,又護都制李畊殲寇贛尉。傅變作籤詞,占者如響。吳楊溥署為昭靈王。宋五封至崇惠顯慶昭烈忠佑王,賜額「嘉濟。」 元三易封為護國普仁崇惠靈應聖烈忠佑王,更額曰「聖濟」 ,有司春秋祭祀。

瑯琊王廟 舊在奔牛鎮東。相傳,晉元帝渡江後有此廟。元徙天禧橋北。明弘治丙辰,知府曾望宏以其湫隘,移於祠山廟合祀,曰「三神祠。」 又有廟在仁孝東鄉梅村。

劉仁賢祠 在南真武廟西。豫王兵下江南,劉光斗以大理丞安撫常郡,民賴以安。公請於巡撫周建祠。

南真武廟 舊志謂有龜蛇之異。《南雍誌》載:「常州路毘陵災太重,宋至和二年建真武廟在教場後天禧橋東。政和間兵燬,元至順間重建,明永樂間修,正統九年重修,嘉靖甲申大加修葺。」 宜興都御史杭淮記:「廟內殿後寢室傾圮。隆慶初年,貢士劉應時捐資建樓,崇祀聖像,子孫讀書其中,科第相繼,郡人洵稱為神佑」 云。內有古井,相傳元龜浮井即此。廟外門左亦有井,幾湮廢。萬曆二十一年,邑人張卿重甃以石。卿嘗鑿義井五:一在縣治土地祠前,一在仁育坊內,一在忠義祠旁,一在毘陵驛前,一在舊遞運所,俱甃甓泓深,汲者稱便。

楊龜山先生祠 在朝京門內。先生故祠在郡城東,歲久湮廢。明正統十年,知府葉蓁移建今地,合蘇文忠祀之,名「二賢祠。」 訓導聶大年記。弘治十六年,知府連盛增祀鄒文公、周伯載兄弟。嘉靖間倭警,改道南書院為兵備道署,遂移書院所祀唐彥恩、鄒德久、尤延之、李元德、符良貴、謝子蘭諸賢,併祀其中。萬曆二年,知府施觀民復立東坡祠於左,此則仍稱「龜山先生祠」 ,而自為之記。龜山有七世孫航,由鄉薦通判常州,占籍焉。子孫衣巾奉祠。

皇清康熙丁未,正堂圮,其十九世孫辛卯科枝蕃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