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木槐名。八月、十月採根。《古今方》用治瘡疹最多,亦可治癩疾。

辛夷 即望春花,又名「木筆」 ,未開時收之。獨活 葉黃者生石上,葉青者生土中,以羌中來者佳,故又名羌活。葉如青麻,六月開花作叢,或黃或紫,得風不搖,無風自動,故一名「獨搖草。」 採根暴乾,久服耐老。

天麻 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枚環之,以倣十二辰也。去大魁數尺,皆有細根白髮,雖相須而實不相連,但以氣相屬耳。與茯苓同,初出,若芍藥,獨抽一莖,如箭幹狀,至葉枯時,子黃熟,人多生噉。味甘平,能治冷氣。

烏藥 根似山藥,木似茶檟,葉微圓而尖。五月開細花,六月結實。其根有黑白二種。治一切冷氣。

紫蘇 背面皆紫而氣甚香,無紫色不香似荏者,不堪用。味辛溫。主下氣除寒。

芎藭 一名蔪菃,一名蘼蕪。葉似蛇床而香,節大莖細,不及蜀中者佳。《左傳》所謂「有山鞠窮」 是也。

《槁本 》葉似芎藭,香如白芷。

枸杞 根名地骨皮千年枸杞,其形如犬。《續仙傳》云:「朱孺子見溪側二犬,逐入枸杞叢中,掘之得根,如二小兒,烹而食之,忽覺身輕。」

薏苡 葉如黍葉,形如珠子,故呼為「薏珠。」 《三七 》一名「山漆」 ,能合金創,如漆粘物也。柴胡 根如鼠尾,長一二尺者,香味甚佳。前胡 柴胡色赤而脆,前胡色黃而柔,初出時有白芽,長三四寸,味香美,根細青紫色。

升麻 其葉似麻,其性上升。

土牛膝 根極長大而柔潤者佳。其莖節似牛膝,故名。治寒濕痿痹。《肘後方》云:「口舌生瘡,酒浸含之即效。」

黃蘗 狀如石榴,其皮黃而苦,子似女貞、薄荷 ,又名菝。莖葉似荏而尖長,經冬根不死。人多以作茶飲之,水入耳,以汁點立效。《荊芥 本草》曰:「假蘇也。」初生香辛可噉,治瘡疥血氣要藥。

香附子 生莎草根上,然或有或無。苗、莖葉都似三稜,根若附子,周匝多毛。《本草》謂之「莎草。」 主除胸腹中熱。

何首烏 ,潛太深,山中間有之。能烏鬚駐顏延年,大者絕少。

長春藤 太湖出,服之延年。唐天寶間,遣中使取之,不得。

五倍子 大者如桃,中有蟲,一名「敷檻桃。」 桑白皮 ,即桑樹根皮。採無時,用東行根,能利水道,根出土上者,不可用。

車前子 一名芣苢,好生道旁。《詩》云:「采采芣苢」 是也。性寒。《仙經》云:「餌之可令人長生。」

天門冬 一名天棘。老杜詩云:「天棘蔓青絲」 是也。藤蔓長有刺,秋結黑子在其根枝旁。《爾雅》云:「藕蘼、虋冬」 是也。味甘大補。治虛癆,去皮心,入蜜煮之效。

《金銀花 》凌冬不凋,一名「忍冬花。」

麥門冬 ,葉青,四季不凋。根黃白色,有鬚,形如穬麥。以肥大者為良。

豨薟草 ,一名「《火坎草》,五月五日、九月九日採用。」 能強筋骨,烏鬚髮。味苦寒,可釀酒。子名鶴虱。女貞子 ,冬青樹之實,凌冬不凋,有女貞之義。黑牽牛 一名「黑丑」 ,以牛屬丑也。

五加皮 五葉交加,每一葉生一刺,又名追風使。十月採根,陰乾,久服耐老,入酒更效。《煮石經》云:「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 其功用可知矣。

益母草 方莖白花,花生節間。《詩》云:「中谷有蓷」 是也。安胎利產,兼治惡瘡。

旱蓮草 斷之有黑汁,一名「黑菜。」 細實如蓮房,故以「蓮」 名。

穀精草 稻田餘氣所生,故名「穀精。」 二三月採之,味辛溫。一名「戴星草。」

牛蒡子 ,實似葡萄核,殼似栗毬而小,多刺。威靈仙 ,「威」 言其性猛,「靈」 言其神效。初生較眾草最先,莖如釵股,葉似柳葉,有六層至七層者。九月採根,以丙丁戊己日不聞水聲者佳。天花粉 ,其根直下,秋後掘者多粉,即瓜蔞根也。

夏枯草 冬至後生葉,三四月開花,紫白色似丹參,至五月枯。味辛寒。

《金櫻子 》秋實有茨。取其汁為膏,美味酸澀,即今之刺梨子,形如榲。而小,色黃,有剌。「四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