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伏魔殿 在宣陽觀之西。明萬曆間,知縣張堯文建。

靈惠廟 在縣治西五里湖山下。邑人立為土主。神之行祠散在各鄉村甚多。

王文成公廟 在縣西寶勝寺右水西精舍內。明督學御史黃洪毗建,祀明王新建守仁。歲以春秋二仲次丁日,水西山長同講學諸人致祀。「周太保廟 」 祀吳春穀、長周泰。

陳雷二府君廟 在縣西南五十里。昔傳吳陳焦雷府君宰涇邑,開塘瀦水,為利甚溥,故祀之。明王祠 祀晉郭璞。璞嘗為宣城太守殷祐參軍,而內史桓彝又用其術遷郡治,故祀之。蕭王廟 在縣治東,宋知縣王栐建,祀梁高祖、武帝、文帝三神。文帝即昭明太子,其子嗣位江陵,乃追諡焉。

左王廟 在縣東北十五里柏山。祀唐戴國公左匡政。匡政,漢尚書令左雄之後,嘗保障江東,進爵為王,故稱左王。舊載「涇東南五十里」 者,準猷州城址也,今改正之。然此廟涇川獨盛,四鄉俱建,水旱疾患,禱輒立應。

英濟汪王廟 在孤山高嶺,祀隋汪華。大業間,華與左匡政俱有保障功,並為鄉人所祀。石五郎廟 在湧溪口。乃隋末汪華之將也,以其殺賊有功,居民立廟。

夫人廟 在縣東南六十里。祀唐洪勝可妻梅氏。里人每有所祈,禍福歷驗。以其心香不朽,故稱香心夫人。《舊志》以為鄉心者,誤也。

丁仙大王廟 在縣東七十里丁溪,祀唐丁令威。令威,遼東人,嘗為涇令,有惠政,故祀之。至宋,敕封靈惠昭應侯。丁有二女,俗號大仙姑。小仙姑有二壻,曰洪尚書、馬尚書。集福廟 在治南,祀唐張巡。又有行祠五所,在鄉村。

李翰林祠 在震山永安寺,祀唐供奉李白。白嘗遊南藍山,樂其景物,欲卜築焉。

真武廟 在縣西南八十里寶峰岩上。明嘉靖乙亥年,因有火光見數日有披髮人形狀。一日,雷破石一道,縈紆至巔,名為「天台路」 ,遂立廟。其廟循石竅而入,名曰「天生門。」 四周有觀音岩、羅漢洞、八仙洞、五屏峰、淨身池、碧溪橋、龍泉井、瀑布泉,其勝可擬歙之齊雲岩。

晏公廟 在縣西三十五里。明宣德三年,童孟恭建。

五顯公廟 在安濟坊。其神著靈江東,凡郡邑多祀之。明萬曆間,掘得斷碑,上鐫「國王大帝」 等字,年月剝蝕莫辨。香座下又生瑞芝,大如車輪,因易名「瑞芝庵。」

承流府君廟 ,在縣南四十里。即承流山之神。歲旱祈禱輒應。神嘗為令,故曰「承流」 ,取宣化之義。今東流山亦有廟。石井之東與陽山皆有行祠,而此則祖廟也。

張三郎廟 在縣西北丹山鄉馬頭。俗傳神小字三郎,家於宣城行廊山下。黃巢之亂,因難赴水,浮屍泝洄而上,遂立廟於此。

「茆司徒廟 」 :各鄉有之。

西峰大聖廟 在縣東南六十里荊竹坑。每遇旱蝗,祈禱有應。

五方龍王廟 在縣西北下坊渡。

黃。龍王祠, 在旗山頂之北,其山峻拔,不可以尋丈計,山頂廣數十丈,平坦如掌,有一石爐,凡祈禱者,炷香於此,無不立應。盛夏狂風浩蕩,寒氣凜冽,不容久立。至一岩,有一泓水,名曰「龍池」,潺湲之聲,源流不絕,山腳亦復聞之。

龍王廟 在縣北二十里旵山,歲久傾圮。明嘉靖間,僧法雲重修。旁有萬壽庵,萬曆間創建。「乙龍王廟 」 在縣東七十里,地名「子干。」

龍潭聖帝廟 ,在龍雲寺黃象山之趾。其殿內繪龍潭聖帝、張、李二禪師。父老相傳,先是有張、李二禪師,著木屐登黃象峰,卓錫於此,因以建廟。旱乾之時,禱應如響。

禁山禪師廟 ,在縣東六十五里。禪師名大慧,嘗結庵坐禪於貂蟬峰之絕頂。有白衣侍者僧《五戒》為弟子。

禪師:「大聖殿 在。」山之上,自麓至頂,約行數里,崎嶇險峻,山木希少,禪師居殿之中,左右有「梁和尚、楊和尚為配,不知始於何代。前有一池,廣十餘丈,深不可測。居民祈禱,擅向池中滌手,則有螫蟲出焉。盛暑中亦有飛雪沾衣,寒不可忍。」

太平縣

社稷壇 :在縣治西一里。北向。社右、稷左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