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麓》,如人間梵剎。」 平坦處、更須著腳。雲水高人,幸勿望崖而返。

松谷寺 ,在疊障峰下。張真人初居太平南鄉花山寺,後遷此。「松谷」 其別號也,遂以名。

擲缽禪院 在缽盂峰下山鄔中,俗名為「丞相源。」

文殊院 在天都、蓮花兩峰間,後擁玉屏峰,前有菩薩座,登座趺坐,煙雲無際,萬峰出沒足底。院為普門大師創。明崇禎丁丑間,不戒於火。戊寅,休寧汪之龍重建。過小心坡,夾壁爭高,線光曳白,為一線天。又進級轉壁回,厓益崩,磴益削。途復窮,雙崖斷若峽,假松棧以渡。渡已,升級,天復一線。級愈升,壁愈合,相視顏色如夜。約半里,仰窺石頂,突口如喉,憑梯出矣。突出天開,眾峰盡露。里餘至院,光明頂之曠,桃花源之幽,石筍矼之異,各擅其異。惟文殊院兼收之,其奇尤在山徑。緣梯棧,穿石穴,歷歷見遠山平楚,故景為獨絕。

大悲院 ,在蓮花峰右踞四山之中。光明頂名大悲頂者,因供奉大悲觀世音像,故名院曰「大悲頂」 ,實山腋耳。

蓮花庵 即唐湯院遺址,僧印我建庵額「袁儀部黃題。」 循白龍潭而上,半里至庵。庵在山谷中,庵前五峰聳翠,眾壑爭流。

水晶庵 去甜珠嶺三里許。明天順間,少司馬吳寧建。結廬靜窈,澄流繞焉。際「秋老霜新」 之候,黃葉自飛,白雲不埽。

皮篷庵 又名雲舫,在仙燈洞下。唐文宗時,有西域僧居洞中,鑿岩石曰:「七百年後當有聖僧來。」 故又名仙僧洞。

雲嶺庵 又名「佛嶺庵。」 唐大曆中,志滿禪師露宿地,地多虎,禪師至,虎皆遠徙。里人為造庵。明末,僧妙光重修。

保安院 在孝弟鄉紫霞山麓。五代吳天祐五年建。前為阮溪,有井名「阮公泉。」 郡邑禱雨,時有靈應。溪旁為水香園。

肇林院 ,在千秋里。汪司馬道昆建。北眺天都,西攢金竺。雙松蜿蝘,竹樹鬱茂。高僧勝侶,開社闡宗,為一郡叢林之冠。

同德庵 在箬嶺北。層山疊障,昔為盜藪,往來患之。邑人方如珽、許悌友建庵立茶亭,以休行者,商旅恃以無恐。

崇福寺 在寧泰鄉。宋察判汪時中建。內有汪氏墓祠。

任公寺 在寧泰鄉。寺側有富資水。梁太守任昉愛之,因名「昉寺。」 宋元豐元年,本縣改今名。舊有任公祠在寺側,久圮。

開黃禪院 :在郡大北門外,原名「白雪樓。」 順治庚寅年,總鎮胡茂禎改建。

福會庵 在寧泰鄉黃柏源。

林隱庵 在寧泰鄉王家坦。

上律寺 在德政鄉,宋至和中建。

皓月庵 在德政鄉黃川。

坦平院 在仁禮鄉萬安里,唐太和五年建。富山院 在仁禮鄉,唐景福中建。

溪頭院 在仁禮鄉溪頭里。唐景福中建。乾明禪院 在登瀛鄉清平院南唐建號「安國院」 ,宋太平興國五年敕改今名。

思棠庵 :在東北,登瀛鄉西。

菩提庵 在登瀛鄉

資福寺 舊名「院」 ,在明德鄉,五代吳天祐七年立。

長山庵 在明德鄉,元至正壬辰年建。

大金庵 在大金山

溪子寺 在長樂下鄉銅山里,宋大中祥符元年建。

仁壽尼寺 在縣南三十五里牛矢嶺。

「淨土禪林 」 ,僧湛然建,在古關。

玉岐寺 ,在長樂上鄉大夫山,宋咸淳中建。褒忠寺 ,在長樂上鄉,宋紹興八年建。

白楊院 在長樂上鄉,唐太和元年建。

山旁寺 在長樂上鄉,宋寶祐三年建。

左昌寺 在長樂鄉,宋紹興四年建。

華嚴院 在孝女鄉,宋寶祐二年建。

多寶尼庵 在孝女鄉

揭湖寺 在孝女鄉,宋淳祐辛丑建。

南源古寺 在長陔,唐太和三年建。明洪武間修寺,祀梁武帝暨《寶誌》。有古碑存寺後。五峰插天,前有山三,瀑布飛瀉而下,匯為澤,名缽盂津。有燕石岩,朱文公讀書寺中,手書「新安大好山水」 六字,鐫於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