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壓死》旦視之,一木斜倚床上,得不壓,而姑鼾睡未覺。

宸奎閣 在紫陽書院內。宋理宗書「紫陽書院」 四字。太守韓補建閣以彰君賜。補有《謝表》,其後為披雲閣。

《風泉》「雲壑」 軒 舊在南門「紫陽書院」 ,宋郡守韓補建。

「拄笏軒 」 在崌山之陽,箬嶺之谷,元程宸卿之所居也。軒面西山,故名。左岡右陵,昂青伏翠,朝陽東升,簷影在水。輸奇納秀,饒多爽氣。

太白酒樓 ,在太平橋。李太白訪許宣平於此,因以名焉。樓瞰澄江,分川合流,碎月灘在其下。「春雨亭 」 ,元時吳長者寧之葬歙鳳凰山,虞伯生學士作銘,達兼善尚書篆額。其子季實復作亭於墓之側,以展孝思。

分秀閣 在長樂鄉傍溪寺西。宋郡守倪祖常顏曰「分秀。」

羅穎樓 《新安山水志》云:「樓跨黃羅、天馬間,樓前小山外見黃羅如錐穎露,秀刺天際,天馬蜿蟺右翼,彷彿百雉,翠光冉冉,日撲樓中,兩山如在几席間也。」 邑人黃奐居此著書。

「三峰精舍 」 ,在槐塘,唐白雲所築,常與危大樸、鄭師山講論此堂。前對三峰聳秀,故名。

「箕臺 」 即箕山園。疏林翠岫,徑絕塵滓,汪隱居、二仲之所棲逸也,上有悠然閣。

《松谷草堂 》松谷西偏,飛泉懸瀉,清響不輟,蓋黃山諸潭,松谷為勝。

《環翠亭 》在西沙溪,汪氏眾建。

休寧縣

新安道院 在縣治東,令祝禹圭建,朱文公記。今為「真武堂。」

石羊。 在縣東數十步,即吳王楊行密疑塚,州刺史陶雅奉遺命所作。相傳有翁仲、石羊夾道,令王聯以訛言毀去。

太平樓 在萬歲山驛南。

真意亭 在縣右,令葛勝仲建。

故城門 有六:東迎春,在淳化巷首;西忠孝,在惠政橋;南班政,在古樓巷首;北松蘿,在鶴山巷北;東南敉寧、西南美俗、古域並存。

凌待制故宅 在敉寧門南。忠臣唐佐居此,今小巷曰「凌家巷。」

雲巖神像 ,宋慶曆中雷雨,崖傾廟毀,神像巋然獨存。後兩經火無損,其異如此。內翰程珌書「雲巖」 二字於石西為獨聳巖,頂有池水石室。德祐丙子,里人作寨,避兵朽穀,今有存者。

斷石 在縣西南三里。有懸崖絕壁,墜巨石如臺狀。宋治平中,令呂大防書「斷石」 二字於上,今為「落石臺。」 《祥符經》載:兩舟泊此,一祭一否。神,夜隕石碎,不祭者舟。

兌卦石 在古城山麓。宋淳熙中,縣令鄒補之勸農於此,摩崖大字,隸書《兌》卦於上。

「梅花初月樓 」 在迴溪。朱學士升建,明太祖御書以賜。

「敕書樓 」 朱侍郎晞顏建,有四座,在楓林園;「敕書樓 」 ,程宗伯敏政建,在縣前街。

聖泉 在蓀田葉岩下。向傳明高皇訪汪院判時,馬蹄所觸出也。甘馨可掬,清鑑鬚眉,里人日汲不竭。作石屋罩之,鐫曰「龍窩。」 碑記其事。遺愛亭 在率口,士民公為晉新安太守程元譚建。

甘泉亭 在率口,宋時造,程禎明程銘《重建,婺源縣》。

吳山里 在縣東六十里,因其地有吳太子墓,故名。

五福鎮 ,在三十一都。唐咸通六年,刺史盧肇置。

三吳鎮 ,在縣東七十五里。唐季黃巢荼害鄉縣,兵馬使汪道安鎮守婺源,其次子濆分戍於此。

清化鎮 在十八都。一名「清華。」 唐為縣治。南唐制置,朱瓌改為鎮。衝山營 在縣治西北。南唐制置,劉津壘土為之,今廢。

蚺蛇港 即西湖,在靈順廟西偏。大溪先由此港直出,南唐因從清華徙縣治,欲令水繞縣城,用鐵牛北築港口,南築港尾,中瀦水為西湖,自此大溪遂環城而轉。宋紹定辛卯,縣尉趙宗沆命工甃砌湖堤,旁植桃柳,內種芰荷,為一時勝概。歷元至明,承平日久,市民稠密,日漸填塞湖面,以為居址。北港口即今埂堘也。來安鎮 即鎮頭,由旃坑遷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