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8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井斗壇存山石有跡如馬蹄,故名。「道家七十二福地」 其一焉。

龍王山 在城西十五里雙港自雲龍發脈,高五、六丈,頂趾皆石,前瞰川流。上有龍王廟,故名,為「一郡水口。」 明萬曆乙巳,知府葉雲礽、知縣顧自植建浮圖其上。

堯山 在城西三十里義感鄉。堯時洚水,避難者居其巔,故名。其形如椅,又名高椅山,卜葬者名兩獅。望江按:《明一統志》:初州以堯山為號,又以地衍饒,遂加食為饒。

龍吼山 在城西三十里義感鄉,高三十餘仞。蓮荷山 ,在城西四十里彭蠡之東北,勢如荷葉浮水面,周回百里。

蓮華山 在六十八都五圖,里人建庵其上。雲龍山 在懷德鄉。自八稜山發脤,高聳二十餘丈,林木蔭鬱。

石牛山 ,在城北三十里懷德鄉。高十餘丈,狀類石牛。

韓山 在義仁鄉。盤旋二十餘里,高三十丈,有韓山寺。《一統志》云:「韓信祠遺址,明葬淮王於此,改名大安山。」 今俱變價歸民。

八稜山 在義仁鄉。自逍遙山起脈,連延起伏,峰巒危聳,八稜攢峙,高百仞,根盤七十里,近郭諸山皆分於此。

望湖山 在城北七十里義仁鄉。自小木嶺分脈,高二十仞,突聳危峰,可望鄱湖,故名。

吳江山 :在城北九十里義仁鄉。

荊山 :在城北九十里義仁鄉。自曲島山發脈,亙三十里,高十尋。

西山 在義仁鄉大景湖中,高可六、七仞。龍嶺 在城北九十里義仁鄉。綿亙數里,可四、五仞。

曉山   、松山   、時山 俱在城北一百二十里惠化鄉。

連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崇德鄉。自煙沖嶺分脈,逶迤曲折而來,盤根四十餘里,高百仞,林鬱山間,雲合即為雨候。元末,項普略屯兵於此。石步山 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崇德鄉。有石室如堂殿,常有煙藹,不可入。

冨山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崇德鄉。「瑞象峰 」 在城東七十里新城鄉。

禪山 在新城鄉濱,港高十餘尋,與小獨山夾港相望。

大野山 ,在新城鄉,出烏坽湖中,高可三四丈,周十餘里。

九山 在新城鄉。高三十餘丈,九峰並出封路嶺 在新城鄉,與南沖嶺東西相對,高可三十丈。

獨角山 即獨山。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高二十丈,峭石瀕湖。唐王璉《記》:「常有獨角獸居此,故名。」

百福山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新城鄉。自大巖分脈,高山特立,又名「白虎山。」

南沖嶺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新城鄉。自雞鳴峰折東南而來,高百仞,周回二十餘里,峰巒秀拔,元時為驛路。

小獨山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新城鄉禪山港東,平地突起,峰高可三丈,周回二里許。雙峰山 在全保鄉,自大巖山分支西南來,約十餘里,雙起尖峰聳秀環六七里,高十五仞。黃金山 在全保鄉,自大巖山分支西南來,周圍連亙數十里,高四十仞,界都昌、鄱陽間。烏石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復禮鄉。高二十尋,巉石屹然,色如墨,故名。

雞鳴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復禮鄉。自大巖山分支,危聳秀峰,高二十八丈,周圍十餘里,又名「雞鳴峰。」

大小巖山 在城西北一百七十里復禮鄉。自浩山分脈,層巒疊嶂,巖石巋然。北曰大巖,南曰小巖,對峙約高千仞,盤亙四十餘里。又云「密巖山。」

浩山 ,在城西北一百八十里,界鄱陽、彭澤、建德三縣。高數百仞,周圍百餘里。唐武德間,李大亮置浩州,即此。

煙沖嶺 在城北一百里廣進鄉。自黃源山折西南,逶迤而來,高三十餘仞,根盤十餘里。論石山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廣進鄉。高三十餘丈。相傳宋李迪翁鑿山開道,論石計工,故名。登科山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廣進鄉。宋江汝欽登第,因名以旌之。

龍窟山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懷仁鄉。自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