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4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士陳季卿遊青龍寺,觀《寰瀛圖》,心動,遇終南山老人折竹葉為舟,季卿登舟至桃源,倏忽不知所在。

馬鞍山 一名「玉几山」 ,在縣南八里,高一百三十丈。

稽亭山 ,在馬鞍山之南一里,高九十丈,周一里,山頂舊有亭,相傳秦始皇至此,登亭以望會稽,因名「稽亭。」

烏龍山 ,在稽亭南三里,縣南十三里。

唐苑山 ,在烏龍山前一里,縣南十三里,高三十丈。

岑山 ,在唐苑之南二里,縣南十五里。高三十丈,周四里。《土風記》曰:「吳步兵校尉諸葛起,字岑,世居其旁,因以字名山。」

九隆山 ,在岑山之南四里,縣南十八里。高九十丈,周十五里,九峰聳拔,林木鬱茂。山下多危石,流泉注繞。山口又有巨石橫亙路旁,狀若屏障然。

長嶺山 ,在縣南二十二里。高一百五十五丈,週迴九里。山有嶺,崎嶇綿邈,旁多頑石,有流泉,春夏不竭。

由拳山 在長嶺南三里,高三百八十丈,週迴十五里,一名餘杭山。按由拳即嘉興縣名,吳大帝時,郭暨猷自由拳來,隱居於此,故名。《郡國志》:「餘杭有山,一名由拳,旁有由拳村,出藤紙。」 《晉書》:「郭文隱此,又曰郭公山。」

仇山 在縣北一十五里孝行鄉。按《縣志》,高三十五丈,周五里。自觀國山而下,眺越溪原,橫亙水口,石骨稜嶒,嶙峋如削。舊有仇王廟。唐杭州刺史白居易因猛虎為暴,為文禱於仇王之神,患遂息。亦莫知仇王是何神也。山下有洗馬池,相傳故仇王洗馬處。有廢堞,土垣摧頹,周繚隱屬。或以為仇王故城,或曰此宋、元「時父老避兵所築也。」 《通志》曰:「下有仇溪,溪源西出高陸山,東出獨松嶺,合流於山下,東流入於苕溪。」 《嘉靖志》曰:「一名白鹿山。故老相傳,宋晉陽太守嚴昆葬於此,有白鹿繞墳,刺史孔嚴以為異,表聞於朝,因以名山。有石柱,題『寧朔將軍墓』。」 又宋竟陵侯吳禱基在焉。《萬曆志》曰:「越西相望,有西仇山。」 按:西仇山亦名「王母山。」

鳳凰山 在東南五里。高一百九十丈,週迴二里。按《縣志》,舊名鳳凰墩山,形似鳳凰,故名。有東嶽廟,廟前古木蓊蒙,怪石森立,突兀嵌空,澗水迴環,深潭黝碧,郭公嗥亭故址在焉。邑孝廉何瑞圖疏剔巖壑,遍題泉石,錫以佳名。構嶼創亭其上,有詩賦銘諸篇,表為嶽潭,稱南湖第一勝蹟。《萬曆志》曰:「與縣相對為案,其山」 有奮翮飛舉之勢。面西為明鄒濟幹父子尚書墓。

護國山 :在鳳凰山稍東。按《縣志》,縣東三里有護國將軍廟。

宋家山 在護國之東南八里。按《縣志》,縣東十三里,高五十丈,周十里,多宋姓者居其前,故名。禪山 在宋家山東南一里,高二十丈,週迴五里。按《縣志》,挺峙平原,無岡隴相接,故俗呼為斷山。

青障山 在禪山東南一十六里,高二百五十丈,週迴三十里,林巒森茂,青若屏障,故名。崖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高三十六丈。按《縣志》名白崖山,石崖瑩白,故名,有泉出焉。上有龍王祠,禱雨輒應。崖山外若望月山、裏盤山、外盤山、馬頭山、孔井山、妙山、芝山、大陸山,皆在縣東北隅。岡巒迤邐,綿亙相屬。

望月山 ,在縣北五十二里。雙溪地。

裏盤山 :在縣西北五十七里。

外盤山 :在縣西北五十五里。

馬頭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

孔井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上有井,故名。妙山 ,在縣北三十里。

大陸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

九鎖山 在縣西南一十八里洞霄宮前。高六百八十丈,週迴十里,其勢九折,縈紆相續,故名。一曰天關,二曰藏雲,三曰飛鸞,四曰凌虛,五曰通真,六曰龍吟,七曰洞微,八曰雲璈,九曰朝元。黃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洞霄宮後。高千餘丈,百里外皆望見之,左發於大滌,右發於天柱,其趾甚長,伏虎巖在焉。

戎山 在黃山西南三里。按《縣志》西二十四里,高一百丈,周四十里。舊傳有休村、李陂提莊在山蓄一戎犬守莊,犬死瘞於此山,故名。

顧望山 ,在戎山西南六里,舊名顧望峴。《十風記》云:「秦始皇至此,舍舟往會稽,登山顧望,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