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6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海水為患。臣漢之霍光,可立廟鹽塘,當統部屬以鎮之。」 翼日,皓疾愈,遂立廟焉。三吳濱海,皆廟祀之。

蒲白廟 在城西北五里。舊傳祀唐貞元中史官修撰徐岱。

馬塘廟 在城東六里馬塘堰側。

石筍夫人廟 在白苧鄉十五都二陽字圩。宋咸淳初建,祀順天夫人者。歷元至明,香火不絕。徐偃王廟 在城西北二十里。徐偃王逃之會稽,其宗族有散在邑者,後世思王功德,立廟以祀焉。

施府君廟 一在城西南六里,一在城北一十五里。府君宋人,名伯成,九歲為神,建立廟宇,百有餘年。至景定甲子歲旱,里人聞人剛中等,禱雨立應。請於朝,賜今額,墓在廟中。明敕封「護國鎮海侯。」

資善興福明王廟 在精嚴寺西北隅。寺本晉尚書徐熙宅,因捨為寺,遂祀之。

靈宿土地廟 ,在城西一十七里,本覺寺東南。土人欲立廟,木植既具,一夕自移至此,因立廟祀焉。至今水旱禱祈如響。

越相國范公祠 ,在城西南金明寺後。按范蠡嘗居嘉興,今稱「陶朱公里。」 祠南臨范蠡湖,東有范公浜。裴丞相祠 ,在真如寺。唐大中年,裴休捨宅為寺,後人立祠祀焉。

東坡祠 在三過堂後。明萬曆八年,守龔勉建。張烈侯祠 在城北三十里。

趙龍圖祠 在真如寺,宋建。趙叔近以龍圖待制知秀州,秀王淵以私憾誣殺之,殯寺中,後為立祠。

報恩祠 在城北三十餘里。元至元丙子,宋張穹壽慟父恂為宋進義校尉,殉崖山之難,捨所居為禪院,肖像祀之,額曰「報恩。」

土榖神祠 一在城西二十五里。一在城南三十里。一在城北十五里。

項襄毅公祠 在象賢鄉賜墓東。

六賢祠 在仁文書院。初祀胡居仁、薛瑄、陳獻章、王守仁四先生,後增吳與弼、岳元聲。

龍王堂 在五龍橋堍

嘉善縣

社稷壇 在縣西三里。明宣德五年令鄭時建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一里。明宣德五年令鄭時建於伍瀆西。嘉靖三十三年令王察言移此。

厲壇 在縣北城外。明宣德五年,令鄭時建。城隍廟 在縣治東。明宣德五年,令鄭時建。陸宣公祠 在縣東北一十二里。宋迪功郎陸瑀刱子孫聚守,因名「陸莊。」 歲久漸圮。明嘉靖間,裔孫道乾改建,置田二百畝,繕祠。

表賢祠 在縣東六里。宋嘉祐間,都官員外郎陳舜俞捨宅地與僧契嵩,為焚修之所。後嗣僧一宗建祠以奉公祀。明嘉靖中,令于業置田供祭。

劉公祠 在縣北城外半里許。一名「柳洲。」 明嘉靖中,郡守劉慤以伍子塘水勢直瀉,風氣不聚,築臺障之。士民沐其恩,為識其蹟,建亭樹碑。萬曆二十三年,知縣章士雅拓舊基,崇其臺。上為正殿、大士行宮,殿左為文昌閣,閣之下為祠,以祀胡概、龐尚鵬。又左為環碧堂,殿右建祠,祀劉慤。喻楊祠 在縣北斜塘鎮。明正德間,丞倪璣建,祀守楊繼宗。嘉靖中,令于業增祀參議喻良八蜡祠 在縣北斜塘鎮。舊為東嶽廟。明嘉靖間,令于業建。以上有《祀典》。

彰義祠 在縣東關外,明萬曆中建,祀江西陣亡本縣主簿李錫及本邑陣亡福建百戶賴恩。忠孝祠 在縣治東。明崇禎二年,為忠節魏大中及子魏學洢建。

海鹽縣

社稷壇 元在縣西南,今在縣西門外一里開濟一都。明洪武間,張箎令重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南門外一里五十步甘泉鄉。明洪武間,令趙弘著重建。

厲壇 在北門外一里海鹽鄉。明洪武間,張箎令重修。

城隍廟 在縣西南二百五十步。舊有祠,在縣南五十步。元末燬於兵,洪武三年遷此,為潮傾圯。永樂、成化、弘治間,累加整葺,規制始宏。海神廟 亦名「龍王廟。」 明永樂三年,左通政趙居任築海鹽塘成建。景泰六年,僉事陳永、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