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1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縉雲縣

翠微山 縣之鎮山

雲塘山 在縣北朝京門外。

雪峰山 在縣西五十里。懸崖百丈,飛泉如練,有二龍潭。

大小君子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二山相近,秀麗可愛。

吏隱山 在縣左,即窪樽山。唐令李陽冰公餘遊息於此,篆「吏隱山」 三字於壁,鑿岩為「窪樽」 ,其跡尚存。

金紫山 在溪南,與縣相對。

仙都山 在縣東二十三里。古名縉雲山。按《道書》,洞天三十六,此第二十九也,為元都祁仙洞天。《圖經》云:唐天寶七載六月八日,綵雲起於李溪源,覆繞茲山獨峰之頂,雲中仙樂響亮,鸞鶴飛舞,俄聞山呼萬歲者九,諸山皆應,自申至亥乃息。刺史苗奉倩上其事,敕改今名。

步虛山 在鼎湖東,軒轅煉丹於此。山巔平敞,有若壇墠,又有峰形如北斗,一名「斗岩。」

大象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其狀似臥象。大姥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中有石室,可容數百人。

小蓬萊 在縣東十二里仙都山西。怪石奇樹,峭立數刃。劉爚大書「小蓬萊」 三字,多題詠,鐫於石。

姑婦山 在縣東十五里。

初暘山 ,按《一統志》:在仙都山,隔岸臨金華潭,石屋連環,玲瓏虛敞,啟明時,日光先受,故名。唐令李陽冰篆「初暘山」 三字,相傳有倪翁隱此,又篆「倪翁洞」 三字。

萬松山 在縣東五里。山勢盤旋,林巒森秀。括蒼山 ,一名蒼嶺,仙居連界,《圖經》「十八洞天,此為第十名成德隱真洞天,周迴三百里。」 靈龜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石皆龜紋。

赤岩山 ,在縣東六十里,岩色如赬,吳城鎮之水口山也。

官山 在縣東七十里,東接台州境。

《大》。山 在十四都。上有七十二洞,界青田黃龍山。 施史君築寨於此,以禦盧約。有石如臺,傳為「史君拜臺」,亦耿再成駐師處。

歷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有摧車坊、架鼓岩、舜廟、舜井、舜田、龍田可禱。

漦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舊傳有龍遺漦於此,因名。

仁壽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

瀑布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飛泉洒落三百餘丈。

葛竹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世傳葛洪煉丹於此,遺筆化筍成,行人取其筍,可書數十字。大盤山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水源從此出,與東陽界。

岱嶺 在縣北一里。嶺左之水,流縣前好溪,歷麗水、青田以達溫州入海。嶺右之水,流龜溪,歷永康蘭溪以達杭州入江。

三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麗水界。高峻難陟。明耿再成築寨於此。

茭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界於武邑之要害處。馮公嶺 在縣南,義士馮大杲所鑿。宋楊億比於《蜀劍閣》云。

謝公岩 在縣南五里。謝靈運守永嘉時,嘗遊此,又名「康樂岩」 ,今有康樂侯廟。

仙榜岩 ,在縣東十五里。峭壁千仞,色赬。一名「小赤壁。」

鼎湖石 在縣東二十里許,曰獨峰,曰玉柱峰,又名丹峰,即石筍也。前臨練水,後迫步虛。謝靈運《名山記》:縉雲山旁孤石屹然於雲,三百餘丈,三面臨水,周迴百六十丈,頂有湖生蓮花。《東陽記》云:昔軒轅乘車於此上昇,車轍之跡猶存。今頂上松柏常青,湖之深闊可知。《乾道括蒼志》:「黃帝鑄鼎荊山下,既昇天後,因名鼎」 湖。又謂黃帝披山通道,遷往無常,以兵師為營衛,蓋東遊至此。又云:「黃帝乘火龍飛昇,小臣攀龍髯墮地。」 今山谷間有龍鬚草,有火龍墩。

金龍洞 在玉虛之後。《一統志》云:「洞深不可測,道家所稱洞天者此也。」 《仙都志》:「宋天禧四年,投金簡於中。」

桃花隘 在麗水界,南去縣三十五里。

好溪 在縣治前。源出大盤山,山橫亙縉雲、東陽、永康、仙居四縣,源深流長,歷麗水達溫州。《一統志》云:「舊名惡溪,刺史李邕改今名。」 又云:「段成式所改。」 謝靈運云:「水出惡江,至大溪,清如鏡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