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山 :在縣治南半里。昔有異人煉丹於麓,有紫雲之瑞,其形如牛,俗名「眠牛。」
西明山 、飛鶴山 ,俱在縣東十里。
平昌山 ,在邑東十五里,與孟山並,兩山前後如「昌」 字,縣古名平昌,本此。
《孟山 》:前後相疊,形如「昌」 字。
尹公山 ,在邑東三十里,與百丈相連。隋大業中,有尹姓者煉丹於此,因名。
牛頭山 峰巒層疊有九,又名「九雲峰」 ,與松陽接境。世傳天師葉法善騎虎剏庵於頂,至今雨旱,禱之有應。
月山 、瑞牛山 俱在縣西四十五里。湖山 在邑西七十里,二水夾流,稱名鄉。獨山 在縣西八十里。一名天馬山,一名赤壁山。下臨深潭,石壁如削。
金溪十峰
大樓岩 ,飛瀑四時不絕,冬則凝結倒懸如玉浮圖,下為龍湫者三十六,奇勝為一邑冠。石姥岩 西去有梭溪坑,故有礦,今絕。
赤津嶺 在邑北六十里。山勢峻絕,兩山如門。北至衢州龍游,惟一道可通。明正德間,知縣張鉞以江西姚源之變,因設寨焉。又名「新嶺隘。」 雙溪 大抵遂邑之水,悉澗壑支流,匯為一川。源淺流迅,頑石磥砢,不可以通舟。
龍泉縣
黃鶴嶺 晉、唐間,龍泉號「黃鶴鎮」 者以此,乃縣之鎮山也。
九姑山 :在縣治北百餘步。昔縣令某九女葬此,因名。堪輿家謂有龍首像。宋邑令范純孝建亭於上,扁曰「最高。」
石馬山 山巔巨石如馬,有文筆、「秀才」 二峰。桃源山 在縣西二里。
佛山 在縣東南十里。又為石棋山,縣治對之。豫章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
九漈山 在縣南三十里。有水分九潭,龍常居之,瀑水自岩頂飛下似簾。宋宣和甲辰祈雨,投以所忌,龍怒,見於井首如羊,頃刻水溢,漂流數百家。
匡山 在縣西一百二里,與浦城為界。元章溢剏庵於此。昴山 青壁聳削,四時雲霧晦冥。頂有平石方丈,古刻「雲臺」 二字。旁有石棺、石屏、石道士、石廚之類,各以肖形而名。宋真德秀生於斯,因號西山,示不忘本。
鳳凰山 在縣西四里。五代錢氏時,有鶴衣道人日醉山下,為里婦所辱,乃噀紙為鶴,乘之西去。後人因建祠,即今「報恩光孝宮」 是也。
天台山 相傳中有小澗,桃花片片流出門北一墟,似石非石,瑩白可愛。其山秀麗挺拔,為一邑勝概。頂有疊嶂亭,下有集福寺。
琉華山 在縣南七十里。高出境內諸山。其巔平廣有長湖,深不可測。相傳舊有古剎,龍興雲雨,沒而為湖,下為琉田窯,久廢。
石笏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
孝義山 ,在縣西五十里。古傳「鄉民有孝義者居此。」 又有孝童盧猛亦居此。
棋盤山 ,在縣東一百里。
湖臺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相傳梁時邑人丘鼓採樵於山,忽遇澄湖橘林杏非人間,見二叟對奕,及還,已期年矣。
龔村嶺 敵樓設於此
昌門嶺 下有「安仁」 ,鄉士多誦讀,距《景寧》九十里而遙。
武溪嶺 龍泉、雲和分界於此。
白雲岩 上有五顯神廟,相傳宋德祐中,幼主過此,日暮,屯兵其上,俾各負溪石為壘,管師復隱此。
「秦溪 」 劍池湖在其陰。
稽聖潭 舊有橋,亙縣學水口,以故有宋人才特盛,久廢。
慶元縣
松源山 :在縣治。去郡獨遠,勢若建瓴。
象山 :在縣治西北一里。
薰山 ,在縣西十二里。
《錦山 》與《薰山》相對。
文筆山 、仙桃山 ,俱在縣西十五里。天馬山 去城南二里,近而尊者
霞帔山 ,晨曦光射,闤闠輝映如金碧色。溫陽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百丈山 在城西三十里。懸崖孤峭,下有龍湫,相傳為馬氏女棲真所丹成仙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