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濟龍橋 宋淳熙間建

安濟橋 在四十五六都,大帽山左。宋慶元間,僧了性建。

康溪橋 在四十五六都。溪石峻激,不容舟楫。宋大觀間,僧紹傑建。

濠溪橋 在四十五六都。宋乾道間僧宗爽建。金谿橋 在四十七都。宋乾道間僧繼辨建。萬金橋 在四十七都。里人洪政建。

龍潭橋 在四十七都。宋淳熙間,里人彭映、僧自昕建。

林田橋 在四十七都。宋端拱間建。

應台橋 在二十都。為沙石眾流洩水之匯。宋淳祐間建。

應龍橋 在二十五都。宋端拱間建。

清風橋 在二十五都。宋僧道詢建。

蚶江橋 在二十三都。宋元符間,僧懷應砌石為路,二十里。橋三:曰前埭,曰林灣,曰高港。玉瀾橋 在二十三都。跨海長千餘丈。宋紹興間,僧仁惠重修。

悲濟橋 在十九都。宋皇祐間,僧法超建,長八十丈。

通濟橋 在十九都之石湖。宋元祐間,侍禁傅璡建。

普利大通橋 在十九都。宋紹興間,給事中江常建,長二百丈。

陳坑橋 在十一都。宋淳熙間,里人陳公亮甃石路八十餘丈。

登瀛橋 在十九都。一名「回龍。」 宋僧道詢建。橫溝橋 在二十七都。蔡青埭。

龍尾橋 在二十三都。宋寶慶間,僧員光建,甃石路百餘丈。

蔣橋 在十七、八都。跨海。

玉京橋 在三十三都金粟洞前。宋嘉定間,道士黃去華建。

磁市橋 在二都。里人蘇展建。

梅溪橋 在一、二都。南北二溪泒,自南安縣彌陀、梅花二嶺,至是合而為一,經梅溪橋,抵清洋陂,出小橋、大橋長五十餘丈。宋紹興間里人蘇展建。

湖、柄二橋 在一、二都湖之南北。宋元符間建。建隆橋 在一、二都。宋紹興間建。

乘駟橋 在二十七都潯尾渡。宋寶慶間,里人高曄建。

偃月橋 在三十九都。五代唐天成間建。石井。義渡 在八都。宋尚書楊炳捐俸造舟以濟,因號「義渡。」

東山渡 在三十五都

東石渡 在十都

南安縣

金雞橋 在一都九日山下。宋宣和間,邑人江常造浮橋。嘉定間僧守靜「始建石橋,長一百丈有奇,上構亭屋。後水決其半,僧惠魁重修。永樂元年燬,成化十年守徐源重建。十八年亭壞,守陳勉修。弘治六年壞,守李哲修。正德四年燬。萬曆十年,僉事王豫議開溪引水,折橋址為壩,址壞過半。萬曆二十一年,知縣蔣如」 京累基架木為橋,長一百丈有奇,覆以亭屋,南北建兩石坊,額曰:「虹聯地軸,龍見天衢。」

鰲背橋 在四十都。成化十八年,知縣陳廷忠重建。

大盈橋 在三十六都康店驛之南。宋嘉熙間里人王弁建。正德十五年重修。嘉靖四十五年知縣甘宮復修。

從龍橋 在縣西北十六都。宋初,僧不睡架木為橋。元祐初,僧普足移四十五步,疊石成之。北平橋 在縣西南三十三都。宋紹興間里人翁輔建,長百丈有奇。

春利橋 在縣西三十四都。宋紹興間,里人陳公研建。

化龍橋 在縣北七都。宋淳熙間,里人黃懋建。橋右有潭曰「弓潭」 ,相傳有龍在,故名。

鳳凰橋 在縣西北十九都。萬曆三十六年,大水衝崩,知縣周紹祚修。

上陂橋 在縣三十三都。陂有兩港,潮汐通焉。橋跨港上,旁「皆平田沮洳。宋開禧間,僧行傳於田中砌石為小橋以續,長一百三十餘丈。」 嚴浦橋 在縣二都。宋初建。嘉熙間僧宗祐修。雲泮橋 在縣三都縣學之東。宋嘉定間知縣王彥建。明嘉靖二十八「年,知縣唐愛移在學前之左,築為長橋,其狀如龍,向黃龍江而出。」 隆慶二年,同知丁一中於橋南築亭,以象龍首,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