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4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司獄司 在府譙樓側

察院公署 在府治東。察院奉裁,康熙十七年,城守副將移駐於此。

布政分司 ,在察院左,今為分守道公署。按察分司 ,在府治南。一名「小教場司。」 久廢,址為營房,兵丁居住。

漳南道 在府廣儲門內,今為提學道公署。府公館 一在察院東,嘉靖三年拓預備倉地,建廳三間,房三間。一在衛前西設樓一間,下為廳,今為民居。

臨軍道 今廢為「城守馬房。」

豫備倉 在府治東北,貯長汀糧米約萬石。「陰陽學 」 在義正坊下。

醫學 在《仁育坊》下,俱廢。

僧綱司 、道紀司 ,俱廢。

長汀縣治 在府南二百步。唐大曆間隨郡遷置今所。宋建炎、嘉泰間修,紹定間重修。舊有如心堂、再香亭、砥柱亭、蓬萊閣、道愛堂、絃歌書院、萬雪亭,年久俱廢。洪武二年,知縣孫庸重建,正廳、後堂、幕廳、庫獄咸備。正統十四年燬於寇,景泰初重建。成化十六年,知縣謝珪建譙樓,縣丞鄭景華修。弘治六年重建正堂。萬曆三十年,知縣唐偉重修。今中為正堂,後為軒,改穿堂為後堂;堂左為典史廳,右為西廳,正德十四年知縣黃用直造,今改吏廨。左為縣庫,右為架閣庫。東西序為房科,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門右為監房,左為土地祠。弘治七年建,嘉靖四年修。崇禎七年知縣曾巽重修。又前為譙樓,為縣門,門內為寅賓館,門外為醫局,為「旌善亭」 ,為「四省通衢坊」 ,為陰陽學,為「申明亭」 ,為「《八閩》首邑坊。」

縣丞廨 ,典史廨 ,俱在堂東。

主簿廨 在西

古城寨巡檢司 在古貴里,去府城西南四十五里。舊在何田市。宋紹興間,遷刱今所,為「古城寨」 ,後改為巡檢司,額設弓兵三十人。明弘治八年,知府吳文度重修建。

稅課司 在縣南。正統元年裁本縣帶辦稅課北倉 ,「附府豫備倉。」

南倉 在三洲

東倉 、西倉 俱在館前。

外縣

寧化縣治 在翠華山前大溪北。後唐同光二年建,宋紹興間修。端平間,闢地重建。寶祐間,令復於東廳刱書林亭、願豐樓、龜蔭亭、如農亭,歷元俱燬。明洪武三年,知縣張思誠重建。二十三年修。正統十四年燬於寇,僅存後堂及廨舍。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何鳳岐重建,中為正堂,後為「穿。」

堂,又後為知縣宅。幕廳在堂之東。六房在堂之前,左為吏、戶、禮,右為兵、刑、工、鋪。長房在工房之右,承發房在禮房之左。架閣庫在堂左,帑庫在堂右。龍亭、儀仗亭在堂之西。神位龕在堂之東。東北為縣丞廳,西北為主簿廳。今簿裁,宅為吏舍,典史廳在丞廳之南,吏舍則悉在縣治之右。戒石亭居甬道之中,儀門在戒石亭之前。儀門外右為獄,左為寅賓館。賓館之前為土地祠。儀門之前為譙樓。樓下左為官夫房,右為隸兵房。譙樓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察院行臺 在縣治東。「元之肅政廉訪分司。」 明永樂間,改創為按察分司。成化間,又改為漳南道。正德間,又改為察院行臺。

布政分司 在縣治之西二十步。正統三年建,知縣吳希哲修。

漳南道公館 在儒學東。正德間建,嘉靖間重修,萬曆間圮於水。

府公館 在華嚴寺東,後遷於壽寧橋北,又改於永福坊之佑聖堂。萬曆間改為表忠祠。安遠巡檢司 ,宋有苦竹寨,在招賢北;安黃土寨,在龍上;南平下土寨,在招德之安遠。明廢二寨而置安遠司。成化十一年重修,頹圮。嘉靖十五年復建。

皇清順治戊子,燬於寇。康熙十年,復建。

稅課司 舊在壽寧橋北。正統間,官裁,署廢。陰陽學 在治東。

醫學 在縣治東察院行臺前。成化間重建,今廢。

僧會司 即嚴光寺為之。

道會司 即凝真觀為之。

際留倉 在預備倉址。洪武十三年設,歲積穀一千石。東倉二所,在城北門坊,泉上泉下;南倉三所,在新村會同。龍上上里西倉,龍上下里;北倉二所,在招賢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