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5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門六,皆覆以「樓。」 又為小水門四,崇禎三年庚午燬,縣令鄭爾說鼎建。

皇清順治六年,縣令傅元弼又加崇三尺,并女牆五。

百一十垛,每垛砌階數尺,以便守望。又為窩鋪,與女牆之數同。不數年,西南一帶窩鋪為鎮兵,毀廢東城樓。十三年復燬,署縣事孫志儒重建。十七年,燬於叛兵。縣令袁植修建如舊。康熙五年,增建箭樓敵臺。縣令袁植暨駐防游府李得勝等審度形勢,於城之西、南界闢築敵臺三面,高與城齊,又添設敵樓四所。十年五月,霪雨浹旬。初十日,溪水泛溢,浸灌城垛,東、西南三面皆圮,惟北城獲存。縣令陳于逵捐俸剋期修葺,城復完固。

邵武府關梁考        府志

本府。邵武縣附郭。

水口寨 在縣東十六都。宋紹興二年設,元改為水口巡檢司。廨宇居水之南,隘門在水之北。今仍其舊。《碑》云:「水口扼邵武之衝,素稱險隘。」 拿口寨 在二十三都。

楊坊寨 在縣東六都

同巡寨 在三十二都。已上三寨俱宋紹興二年設,元改為巡檢司,明洪武十年革。

黃土嶺隘 在二十九都。

神宿隘

大竹藍隘 在五十一都。按《通志》:與江西新城縣界,崇岡峻阨。

武德橋 在西門街,跨樵溪二曲。宋郡守蔡克開架木為之,後易以石,修三丈,廣一丈。

沙堤橋 在清節坊,跨樵溪三曲。元元統間,僧無欲伐石捲砌,修三丈,廣一丈二尺。

化源橋 在府學前,跨樵溪四曲,舊名「化城。」 紫衣道士以石建。修三丈,廣一丈二尺。

泰和橋 在泰和巷,跨樵溪五曲,俗云「顧作橋。」 元至元三年,郡人張文亨建,以石修三丈,廣一丈二尺。圮,里人以木為之。

仙源橋 在府治東八十步。跨樵溪六曲,捲石為之,而翼以石欄。修四丈,廣一丈二尺。其北闌盾刻云:「宋皇祐五年,朱昱捨石橋一座。」 據此,則橋為朱昱所建無疑。而《馮志》以為熙寧初郡人徐熙春刱,蓋未睹石闌所刻文也。考熙寧後皇祐十五年,豈至是熙春嘗修之?而《志》者訛為建刱歟?

晏公橋 在府治左,跨樵溪七曲。宋咸淳間,道人李有存以石為之,修三丈,廣一丈一尺。昇平橋 在米行街,跨樵溪八曲。元泰定間,郡人黃子文「以石為之,修三丈,廣一丈五尺。」 五姊橋 在五姊巷,跨樵溪九曲。正統間,郡人李宗顯以石為之,修二丈五尺,廣一丈。

通津橋 在北門城內馬道下。景泰間,郡人謝永寧建,修一丈五尺,廣一丈。

城東壕橋 在行春門外,俗謂之「弔橋。」 架木為梁,而以陶甓甃其上,修七尺,廣二丈。明弘治間,本衛指揮高槐、李城相繼繕修,後建以石,屢圮屢建。萬曆三十七年,被大水衝圮。郡守并署事同知鄔若虛共捐俸刱建,而鄉官侯袞實董其事,鄔自為《記》。

城西壕橋 在鎮東門外,亦弔橋也,制如東壕。萬曆十八年,郡守周裔登謂「府脈發源金鰲,宋時城垣,熙春西塔在內,脈無殘傷,人文綦盛。後來縮城入內,掘土為壕,斷絕來脈,科第寥落,居民蕭條,職此之由。」

城南壕橋 在武寧門外。舊以木。嘉靖四十三年,郡守吳國倫伐石為之。

「城北浮橋 在樵溪門外。宋時建於溪之上流百餘步,後移今所。其制以鐵綆聯比二十四舟於中流,而鋪木板於其上以通行,水漲則分繫於兩岸,別用舟渡。有司歲簽民夫四名守護,以時繕修。」 以上在《城外壕》。

登雲橋 舊名「昇仙」 ,跨樵溪支流。宋紹興十八年,鄉人黃子成以木為之,名「永福。」 明永樂十四年水圮,洪熙元年重建。後圮復不一。萬曆二十年水圮,里人朱楫捐資纍石為墩,梁以木,甃以陶甓,架屋其上,有司餞諸生赴舉者於斯,故更今名。三十七年大水圮,朱楫重修。

三公橋 舊名「行春」 ,又名「繡衣」 ,跨鹿口溪口。宋咸淳三年,漕使黃萬石、尚書馮夢得、郡守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