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皆當逾嶺。溪旁有石,狀如龍頭,故名。宋楊汝南《夜宿龍頭》詩云:「江流如箭路如梯,夜泊龍頭煙靄迷。兩角孤雲天一握,曉光不覺玉繩」柳營江 去城四十里,二十七都地。唐時宿重兵於此,相傳插柳為營,因號柳營橋。左為鄴山,右為布衣先生里門。《晉江陳讓記》云:「漳南橋梁,虎渡第一。昔欲為橋,有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探之,有碤如阜,循其脈,沈石截江,隱然魚梁,乃因壘址而橋焉。維江隨山坼土,兩峽巖立,流澌東奔,如雷霆入地,深處不可測度」,乃架數萬斤石梁,於可驚危址之上,維兩峽以捍固內氣。如玉虹浮空,金堤穩重,吞吐潮汐,浮沉龍龜,俾四方客子之由是橋者,皆有泳漢浴沂之樂。西望芝峰,晦翁講學之蹟,與天寶並高;南觀大海,令人有川上不舍之思;北俯江干,凄然北溪之宅泠泠其深;東觀烏潯,思布衣之操蘊,而惜其不究於用,則是橋亦漳南第一「形勝」也。

錦江 、中浮二洲間之,遂支為三港,其洲曰許茂、曰烏礁。《萬曆舊志》稱三洲:一曰紫泥。按紫泥與烏礁相連,昔日猶隔一大港,今則合而為一矣。其夾以許茂、烏礁者,為中港;烏礁之南,夾以石碼、海澄者,為南港;許茂之北,夾以玉洲者,為北港。經白石、青礁、石美東,與中南二港合納南溪、浮宮之水入於海。南港為海澄界。北港經廿八都、廿九、三十都為龍溪。其下一、二、三都又為海澄界。此隆慶間分壤也。舊皆屬龍溪。

南河 自郡城南疏為三台洲,南橋亙焉。下至方壺洲,水勢微折而南,故又束以文昌之橋。其云「方壺洲」 者,以西望員嶠得名。

三義河 有汛防城

西溪 :北源從禾溪,永豐南源從銅壺小溪至南靖,合流而繞於郡城。按《隋?輿地志》:「龍溪縣,梁置,隋開皇十三年,併蘭水、綏安二縣入焉。」 今綏安近漳浦,蘭水或即西溪,若古龍溪,乃九龍江也。按萬曆舊志稱「南溪。」 考南溪之源,一自平和礬山至漳浦巖前溪,一自南靖馬坪至橫口與巖前溪合,由海澄浮宮渡入海。今為海澄地,與此無涉。此西溪也。

《詩》:「浦溪 從此曲而抱城。」 乃過東浦頭。出文山而合流於北溪。

北溪 去城二十五里,源出延、汀之界,合寧洋、龍巖、漳平之水而下華崶,又合長泰之水,過香洲渡,歷峽中,出峽為柳營江,與西溪會流入於海。梁大同間,有九龍戲江上,故名「九龍江」 ,與西溪相環帶,為一郡形勢。

白水洋溪 在十二、三都。源出程溪山。

金沙溪 在廿五都,入於北溪。

田裏港 舊港絕小,為餘流。自戊申以後,洪水時至,港岸崩陷,西溪之水,遂從此港直下,匯出陳洲之上,入於大溪。而詩浦舊溪沙壅,繞城之水甚微。諸紳士以有關形勢,募眾填築,尋圮。康熙四十六年,陸路提督郡人藍理慨然引為己任,捐資數千金築之,填塞堅固。從此西溪之水,繞而抱城,數十年未竟之志,一旦成功,眾以為非提督之大力莫克成,而藍又肯身任其事,立石以紀之。

東港 在廿六都。源出天寶,經赤嶺、鶴鳴入於西溪。

漳浦縣

後到山 :與東羅山並峙而高聳,過之,為邑之屏山。蜿蜒而下,秀潤清奇,形如雙金。邑中視之,如蛾眉然。

龜山 在縣北二十里外聳立橫列,為邑東北之背。

羅山 羅山來自後到山,諸山羅列拱揖,故名。其支為「東羅山」 ,山半有巖,見《古蹟》。

《虎山 》虎山一名好景山。巔有石如虎,故名「八景。」 虎山怪石即此。在縣治西北里許,下有泉甘美,名虎泉。自好景山之北西過為西宸嶺,有威惠廟,樓閣敞麗,九十九峰羅列其前,攬勝者多遊之。

梁山 ,九十九峰當前而拱揖焉,是天下之名山。古記所謂梁岳,閩中之望也。梁山亦稱梁岳,在縣南稍西二十餘里,高千仞,盤亙百里,有九十九峰。《方輿勝覽》云:梁山秀麗而崇圓,故又稱圓山。」 唐潘存實詩:「盤根來楚蜀,作鎮表甌閩。」 《名山記》云:「峰十有二。唐鍾紹京增名二十有四,曰蓮花,曰獅子,曰金剛,曰力士,曰雙髻」 ,曰《長劍》,曰《七星》,曰《八柱》,曰《觀日》,曰《臨海》,曰《晉亭》,曰《青閣》,曰《雙鳳》,曰《玉乳》,曰《錦石》,曰《月桂》,曰《壽星》,曰《紫雲》,曰《金雞》,曰《丹竈》,曰《香爐》,餘失其名,而「《長源溪》《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