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合於漳溪

九旁溪 源出連城

徐溪 ,羅溪 以上二溪合流,而羅溪源出倒宅,見《一統志》。

吳地溪 自下界地發源,合於縣西。

萬安溪 自連城地界發源,流合漳溪。

龍江溪 在縣前。古有龍現,故名。

感化溪 水,自溪南小溪流出華口。

《溪南》溪 源出泉州安溪縣,歷華口 。以上三溪俱入九龍江。

下折溪 在縣南居仁里。源出永福,曲折縈迴而與上溪合。

駐龍洲 在縣東。明知縣秦文昂於此築石,立墩臺,以益其高,工未成而去。後為洪水漂蕩,惟存磧礫,故流直下,與城郭不相抱。三四十年,文物委靡,說者以為皆係於此。後沙泥漸壅,木植漸盛,地運稍復,邑中紳韋芳辰佳序,攜壺榼遊宴於此,因禁樵採。

平和縣

長盧山 :在縣北小坪社。為縣治之宗。

卓鳳山 形如飛鳳,故名。

東山 聳然獨立

樓宅山 狀如樓臺殿閣,故名。

岑山 與東山遙對,本縣《形勝》所謂「古峙岑山」 也。

天馬山 :在暗竹社,如天馬馳驟。正南矗起雙峰,卓然文筆,為縣治之案山。萬曆辛巳建,塔於上。壬午,謝絅發省解,科第輒盛。

雞籠山 :與天馬山對峙,聳拔獨秀,在豆𤲞社。象湖山 :在岑山之西,近平和公館。

璞山 在小坪社

後塔山 在後塔社

洪瀨山 在後坑社

五牙山 又名「礬山」 ,九峰聳立如牙笏。相傳漳山多祖於此山產礬石,煎而成礬,故名。

琯山 山麓即南勝縣址,今小溪地。元末,李志甫作亂後,始剷平。今居民甚盛,稱樂土云。三平山 巖谷深邃,詰曲崎危。舊《志》云:「登者必歷三險、三平乃至。」 其上有三平寺,中多名勝。見《古蹟》。

大峰山 在縣之新安里大溪社《中浦志》載:「元光改葬父墳於大峰山」 ,即此處。一名大峰溪山。此山高峻巉巖,罩絡群岫,實為漳浦、詔安、海澄、鎮海衛發龍之祖。崿起石峰十有七,自山麓至巔,可五十里餘。登陟一望,則遠近城邑,一盼而盡。番舶之商海中望見此山,則喜見閩境矣。中多巨靈斧蹟,又多巨石,巖洞窈窕,若化人居。有獅子口,攀援丈許方得人,中可坐三十餘人。此巖壁立,半山歷險,架梯而上,人跡罕至。又有佛祖、靈通等巖,俱見《古跡》。

大瓊山   、小瓊山 ,俱大峰裔山。

筆架山   、龍岡山 :俱在大溪南。

「楊半天山  」 、赤鬚山 :俱在盧溪社。

新巖山 中有銅鼓巖、山兜巖、寶峰巖、瑞雲巖諸勝。

金溪山 與饒平縣「大傘」 等山接境。

蘆溪山 :地勢頗雄,與流恩山接境。

東陀嶺 在和平社

小坪嶺 在下寨

石梯嶺 在山市

魚鼓嶺 在小陂

葛布嶺 在大溪北

磨石嶺 在下河

崎嶺    、寶珠嶺 在崎嶺東。

陳旗嶺 在馬鋪

大伯徑   《三角徑 》以上七嶺二徑,俱在新安里。

《虎頭徑 在和平社》。

客寮徑   、《半地徑 》俱在清寧里。

麤溪   河頭溪 在縣治東南,清瀨可掬。蘆溪 出三圓,南流至三河壩,合河頭溪流出赤石巖下潮陽,入於海。

高山溪 :自大峰山分源,出大小坪溪口。土人呼為「高坑石神。」 東流至溪口,合銅壺、坂仔諸水入溪口溪。

溪口溪 左自大小坪,右自南勝之溪,至小溪西山,合為大溪,直抵郡城。

河上溪 :自旗山發源,流出西林。

西林溪 南流至雲霄為漳江,入於海。

徐坑溪   合溪 亦名「雙溪」 ,過葛布嶺,魚鼓溪   馬溪 會於大溪,過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