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7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久蕪穢,趙汝譡命樹柑數百株,名曰「憩堂。」 政暇領賓客遊賞,亦勝處也。後園有平易堂,守方來建,作詩云:「長吏聲聲欲近民,正緣平易好相親。閭閻更有艱難事,此地潛窺分外真。」

至鶴堂 淳熙丁酉州治災,守趙公綢方度地閒,有白鶴自半空下,翱翔飛舞,鳶數十從之,移時乃去。張公微為記,永溪梁公楠書其額。「仰高堂 」 在龍江書院。宋紹定戊子,堂產瑞芝九莖,郡守方淙率僚屬往觀焉。糾曹趙維作詩以紀其事。

道原堂 在龍江書院之東。宋守方來建,祀朱子塑像其中,以陳北溪配之,後復以黃勉齋配。宋末,書院燬於兵,堂亦廢。明成化四年,守王文復建,陳洪謨、孫裕相繼修之。今為朱子祠。有聯云:「十二峰送青排闥,自天寶以飛來;五百年逃墨歸儒,跨開元之頂上。」 云舊是朱子題記也,掘地於石上得之。

仰止堂 在府學東偏。宋紹興末,教授陳知柔繒六一先生而下十餘公祀之,并記其事。七賢堂 在龍溪縣學內。嘉定間令江叔豫建,祀周、程、張、朱五先生,以周匡物、高登配。

尊道堂 在郡學。紹興中,守李彌遜建,以為講堂。

明德堂 舊曰「明善。」 嘉熙中,教授陳大章易之,守李韶書。

修教堂 在縣學大成殿後。嘉熙中,令黃師雍遷建,守李韶《書》。

教授廳 在郡學後,清漳門內,鹽倉池之西。紹熙二十六年,朱文公為同安主簿,嘗以事捧檄至漳州,教授陳知柔請公作《題名記》。歷慶元,記不存,乃別為記。淳祐己酉,教授沈煇讀公集,始得舊記,因刻石而龕之壁。

植萱堂 在錄事參軍廳舊懷恩門外,延平廖中丞剛居是官日所作。

同樂堂 在郡治內。慶元間趙伯陽建,扁曰「安靜。」 嘉定中趙汝譡改今名。瑞蓮堂 在同樂堂之左。端平中,守趙以夫建。水雲館 在府治南郊。俯瞰溪流,群峰環拱,蓋一郡勝處也。宋郡守傅伯成、章大任重修。協夢堂 在登高山文公祠左。明嘉靖十四年知府孫裕建。先是公為大理寺正,夢朱文公屬以遺事,未幾由邵武改守漳,謁文公祠,由開元寺曲廊而進,心病之。會督學潘公亦以為言,公恍然曰:「夢其徵矣。」 乃開道於祠東,循峰而麓,以達通衢。即祠左建謁講堂三楹,扁曰「協夢。」 東岡之半建亭曰「仰止。」 又建龍江書院石坊於新路前,甃道以石,衛道以垣,於是文祠與浮屠之居不相混。或云開元釋氏甚盛,自鑿山《開道》,而教始衰矣。

陳北溪宅 在北溪。宋儒陳淳所居。朱文公守漳時,每相過從。

黃少師宅 在郡城四柱巷。宋黃彥臣所居。顏定肅宅 在郡西清橋。宋吏部尚書顏師魯所居。

梅雪齋 在郡城內。明初林唐臣棄官歸隱,著書曰《梅雪齋集》云。

天問堂 鄭深道宅,屢蒙天恩垂問,故名。鄴山講堂 在柳營江,泝流而北。明黃道周講學於此,四方人士環江而來,聽者以千艘。中有三近堂、與善堂、樂性堂及蓬萊峽、逃雨巖、墨池等勝,今堂廢,僅存基址。郡人陳常夏有詩云:「千載傳丘壑,諸翁亦姓黃。人多私淑意,我共水雲鄉。濯壁題詩句,臨流結草堂。思君瞻往蹟」 ,未忍息孤航。

梅莊 在郡南南山寺之後,進士張一棟別業也。莊內置石榻可數十處,種梅千餘株。每冬日,漳中載酒訪梅者相望。今廢,遺址尚在。

南樓 舊為城南門樓。宋淳熙五年,守趙公綢重建。慶元二年,守傅伯成更今名。淳祐九年,守張大任壘石。明王褘詩云:「試上高樓望,羈愁覺易消」 者此也。萬曆初,燬於火。崇禎間,郡守曹銓重建。扁曰「水天一色。」 相傳漳郡城南一帶,時有火患。自此扁一挂,火患遂息。今壞,當修。

譙樓 在府治漳州衛前。壘石為基,而樓其上。宋嘉定中,郡守方銓重建。元邑令李蘭孫重建。明洪武間燬。正統間,指揮楊隆重建。樓高八丈,廣一十二丈六尺,扁曰「漳南勝概。」 嘉靖間,郡守詹瑩毀之。又有雙門樓,在譙樓前百步許。宋時建,永樂中重修,前有亭,題曰「漳南壯觀。」 成化間燬。

風月樓 在府治右。宋開禧中,通判劉筠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