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得其所,能自直於鄉里之吏者鮮矣,況能自辯於縣

吏乎?能自辯於縣吏者鮮矣,況能自辯於刺史之庭 乎?」由是刺史有所不聞,小民有所不宣。賦有常而民 產無恆,水旱厲疫之不期,民之豐約懸於州縣令不 以言,連帥不以信,民就窮而斂愈急。吾見刺史之難 為也。崔君為復州,其連帥則于公。崔君之仁,足以蘇 復人,于公之賢,足以庸崔君。有刺史之榮而無難為 者,將在於此乎?愈嘗辱于公之知,而舊游於崔君,慶 復人之將蒙其休澤也,於是乎言。

《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關廟記》

董挺

玉泉寺覆船山東去當陽三十里,疊障迴擁,飛泉迤 邐,信途人之淨界,域中之絕景也。寺西北三百步,有 蜀將軍都督荊州事關公遺廟存焉。將軍姓關,名羽, 河東解梁人,公族功績,詳於《國史》。先是陳光大中,智 顗禪師者至自天台,宴坐喬木之下。夜分忽與神遇, 云:「願捨此地為僧坊,請師出山,以觀其用。」指期之夕, 前壑震動,風號雷𧈅,前劈巨嶺,下堙澄潭,良材叢木, 周匝其上,輪奐之用,則無乏焉。惟將軍當三國之時, 負萬人之敵,孟德且避其鋒,孔明謂之絕倫,其於殉 義感恩,死生一致,斬良擒禁,此其效也。嗚呼!生為英 賢,歿為神靈,所寄此山之下,邦之興廢,歲之豐荒,于 是乎繫。昔陸法和假神以虞任約,梁「宣帝資神以拒 王琳。聆其故實,安可誣也!」至今緇黃入寺,若嚴官在 傍,無敢褻瀆。荊南節度工部尚書江陵尹裴均曰:「政 成事舉,典從禮順。以為神道之教,依人而行。禳彼妖 昏,祐我蒸庶,而祠廟墮毀,廞懸斷絕,豈守宰牧人之 意也耶?」乃命邑令張憤經始其事。爰從舊址,式展新 規。欒櫨博敞,容衛端肅。唯曩時禪坐之樹,今則延袤 數十圍。夫神明扶持,不凋不衰,胡可度思。初營建之 日,白龜出其新橋,若有所感,寺僧咸見,亦為異也。尚 書以小子曾忝下介,多聞故實,見命紀事,文豈足徵? 其增創制度,則列於碑石。貞元十八年記。

《西郭橋記》
劉丹

聖人肇始造舟,後代相沿不易。梁溠有服、隨之說,棧 劍為資蜀之要,取諸《大壯》以濟,不通於梯山之徒,納 職之命,傳國之利,厚家之貨,不可斯須而廢。其有不 欺女信,嫉惡蛟毒,良以期徵於納履,讓或伏身於見 執,發機雖異,而致名之蹟同也。夏禹疏洪水,除其昏 墊;庖羲乘馬牛,廣乎運載:皆垂致遠之計,將以貽厥 後嗣。國以人為本,民以食為天,行李滯塞,何繇遂於 謀生哉?以身觀身,以國觀國,自天子至於庶人,無有 不因力制造,取贍於民之業矣。楚郢之境,西浮漢江, 草刱之始,東馳京嶺。古風遺事,有陽春白雪之美,凄 然不變,中改溫中之邑,仍角陵之井,次易新陽之號, 立京山之稱。會府無巨川之濟,歸里「及巾車之敝」,誓 心無題柱之所,攜手絕敘離之地,冬涸則丘坎險澀, 夏漲則奔騰浩淼,憧憧來往,行人阻之。我州尊滎陽 鄭公,權衡以心,利劍在手,亂北闕以作牧,褰赤帷以 御人,必能刳剔奸邪,懲革污俗。不然,何以克成斯役, 以安疲庶?京兆韋于屈為宰,服黃綬於鄂潛,綰銅章 於郢上,下馬而黠吏「破膽,愛民而政聲盈耳。」先難後 易,靡不有初;恕己檢躬,終亦如始。矧能貶食省用,均 賦守官,捐不急之繇,行以時之政。木取於市,百倍於 市;價庸於工,畢樂於工。「可謂悅以使民,民忘其勞也。」 鑿堆補罅,遷曲於直;夷陵就谷,奠礎於水。平板幹法 於砥礪,具畚築削於高阜。憑修闌而植髮運眼,亙虯 梁而晴虹可指。然後施諸赭雘,飾以皜粉,樹華剎而 表道,刻堅珉以旌德。不惟招襁負,接土物,抑乃光里 閈,壯郛郭。使後躅動《思賢》之詠,居人懷勿剪之感。余 名竊佐州,承牒觀風,兼以求瘼,睹奇績而不刊不立, 孤為僚而徒飲徒啄。書之於石,以彰永好。甲戌之歲 建卯戊午之日,且題且記,告於守者。

《牧守竟陵因遊西塔著三感說》
周愿

「古人之文,有旌物而為者,歌功而為者,詭時而為者, 《感舊》而為者。旌物,諡也;歌功,形也;詭時,詐也;感舊,情 也。若乃折裂金石,騷牢鬼神,莫尚乎感也。予所作者, 其《感舊》耶?」客曰:「何謂也?愿與百越節度使扶風馬公 曩時俱為南海連帥,隴西李公復從事。公詔移滑臺, 扶風公洎予又為幕下賓,從容兩地,七改星火。今扶」 風公勳庸滿世,文翰飛走,續鎮南海,作民父母。而愿 才貌單薄,亦為刺史。繇是二客雙鯉,殷勤於楚越;隴 西短齡,閱川而物故,予感一也。隴西先人諱齊,物被 大德,嘗為竟陵郡守。公生於守之日,故名復。嗚呼!愿 以散拙,忝公先人之州,往為子僚,今刺父郡。悲夫隴 西也,歌鐘燼滅於池館,九原極零於薤露,其感二也。 愿頻歲與太子文學陸羽同佐公之幕,兄呼之,羽自 傳竟陵人,當時羽說竟陵風土之美,無出吾國。予今 牧羽國,憶羽之言不誣矣。扶風公又悉於羽者也。代 謂羽之出處,無宗祊之籍,始自赤子,洎乎冠歲,為竟 陵苾芻之所生活,老奉其教,如聲聞辟支,以尊乎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