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京源山 在縣東北一十里山窟下舊有石刻律詩十首,以「崖枯草莖瘦,水清魚影寒」 為韻。今為野火所燬。

潼泉山 在縣西六十里,以泉出山下,故名。城子山 ,在縣東二十里,遺址宛然。數年前土人猶掘得窖粟。

天門山 即西龍尾山,與火門相對。唐皮日休有《天門夕照》詩。

東龍尾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與西龍尾並蜿蜒象龍躍。

寶香山 ,在縣南九十里。北盡諸山,南望潛沔。舊傳慈忍過此,手焚異香,故名。

大脊山 ,去縣西南七十里。其上有大人蹟,故又云「大蹟山。」

青山 ,在縣東南百里,望之若黛。

倪子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昔有倪姓者居其趾。

三州山 在縣南。登之可望隨、郢、復三州,故名惠亭山 ,去縣一里許。善興雲霧,每旱暵候之,得片雲擁其首,甘澍立降,故有廟。相傳宋王安石為縣尉,有惠政,後人思之而立廟。一名鴨嘴,其上有石肖鴨喙,故名富水。《郡志》云:「嘗竊食復州粟,遂鐫其喙。」 山形雖低於張良山,而瓌瑰特甚。

月掌山 去縣西南八十里而近,山形半類月,半類人掌。

「五寶巖 在京山千佛寺之背。山有五峰,上輊下軒,巉巖峻絕,樵人亦時躡之。多小石倒綴,採作假山,瑩秀可愛。穿洞里許,一山蜿蜒東行,屈曲相對,劃為兩洞,皆透澈。山背兩洞之陰有陂,諸谷水所會,前後悉秔田土。人欲灌注,則決陂貫北洞而出。既足,又貫南洞而出,牧豎田叟往往行其中以為常。而上又為大道」 ,行旅駐足空中,亦異事也。

白水巖 ,在雞籠山南五里許。截山腹而立,高千餘丈,廣數百步。洞壑瑩秀,有泉從巖上飛流,望之高寒如百尺練。

青巖 ,在太陽山西北,有溪水逕其下,上多草木蒼璧,巉崖如堵牆,遠視之,形色正青。

觀音巖 在縣東二十里官道旁。泉經崖巔,分四派下注,飛瀑如練,溉田數千頃。其下石壁峭立,殊詭百狀。有巖洞數處,皆天然刓刻,略加結架,便成室屋。洞內一石,厥狀絕肖。觀音喬木叢篁,生石罅中,蔥蒨可愛。其最古者娑羅樹一莖大二十餘尺,葉如桂,朴實赤白相半,食之已腹疾。相傳宋、元時物。舊有佛舍,嘉靖四年,御史王秀改建館宇,迄今貴客多飧宿於此。參議陳良謨於崖端近娑羅樹間置龍吻,雕刻如真,引泉流注而噴之,下承以池。池北構亭曰爽心。每暑月憩坐,珠沫飄忽作雨聲,侵人衣裾,令有寒色。有使客命曰「石中水。」 館後石壁前有坊,大書「宦遊一快」 ,字殊遒勁,御史褒善之筆也。諸名士至者輒賦詩。嘉靖三十九年,巡撫劉崙垣其崖端易「龍吻」 而大之,其他館宇周牆,並加葺飾。

皇清順治十五年,縣令侯康民建《新亭》其旁。

滴水巖 去縣東北五里。其山與京源山並峙,而崖在其麓。劃為石屋,可容數榻。前臨溪水,亦擅花竹之勝。舊有道人張憨居之。郝楚望過訪,扁其洞曰「佳士巖。」 《因題十韻》。

扶兒嶺 去縣東北二十里。其上多蹲石,徑道攲仄,昔有老父扶兒過此,因名。

梅花嶺 在縣東五十里。

羅漢嶺 在縣北一百里。其上平如掌,有打毬場及故城壘。今有關王廟。

關王嶺 ,在縣治北。上平如掌,有打毬場及故城壘。

聖人嶺 在縣南五十里。相傳孔子適楚經此。子陵洞 在子陵山半,深數丈,寬可坐數十人。洞盡處有大石,方廣五六尺,世傳子陵嘗居之。又旁有井,嘗有一星,光芒見於中。

空山洞 ,去縣二十五里,山玲瓏通透,而「洞在山中,高廣如數間屋,門有石鼓,擊之鐺然,中有石鏡臺。昔有人秉燭入遊,約二里許,見大河,奔湍甚急,乃還。」

仙女洞 在縣東南四十里。喦谷競秀,泉脈交流,峭壁插天,水紋紆石如篆。洞有三門,中有石床、石枕、石鏡臺,相傳仙姊所遺。宋時有道者秉燭入游,數日而出,即隨州也。後有斷之者,即遇迅雷暴雨,不復可入遊者。或題長句云:「粧臺夜月空懸鏡,火窖春風不動煙。」

王莽洞 ,在縣南五十里,洞門南入北出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