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故名。去堆二里許,即龍鳳川,亦名「八龍潭。」 《五鳳洲》

聖母洞 ,在縣東三十五里,聖水寺前。

真武洞 在玉陽山麓,鐫有「真武洞天」 四字。山環水遶,沿隄一帶,園亭錯列,一邑之最勝者。百家洞 ,在縣西二十里,洞懸沮水之滸,陡逼無徑,由山巔委折以入,有僧習定其中。

遊學洞 在縣南五十里。即鬼谷子與張儀、蘇秦遊學處。

高家洞 ,在縣北五十里,怪石臨溪山麓洞口豁開,行數十步,頗平曠,可容數百人,雲氣嵌空,陸離萬狀。又復巉巖陡起,絕無逕道。捫蘿而上,得小竇如瓠子,項蛇行乃得度,平曠如前。「又漸細為門,忽石筍倒垂,界門為兩,不及地者盈尺。下有潭,窅不可測,投以石,轟轟然若空籟。洞兩崖石乳幻結,悉作佛龕,藉裀趺坐」 ,如出塑工。洞後削壁攀至頂穴,達他洞,微見曦光。至巖右,幽閴寥幻,霧氣薄,人無敢窮其底者。臥龍洞 ,在縣北五十里。山頂一窟,深透地底,探者如入鼠穴。數十步得平曠處,高廣十餘丈,石乳螺結,蝙蝠倒栖其上。斜通一徑,闊數尺,深約里許,泉自中出,清冷可掬。

白龍洞 即白龍谿。谿水流逕鞏河,入沮水。在縣北六十里。俯臨溪澗,峭壁崚峋。緣巖右仄,徑達山腰。洞作三窟,高廣可十餘丈。石壁玲瓏,或作五色石田七畛如阡陌狀。清泉外注,下瀉於溪。壁間隱隱有字。稍入輒有氣沖人,燈炬皆息。洞後穴可通,呼應皆能響答。土人構閣其中以避兵。

九女洞 ,在縣北十五里。削壁千尺,俯臨沮水,遙望疑張素幕。山半舊有洞,深廣可數丈,土人因之鑿石為數十穴以避兵。啟戶若蜂房,貼壁挂梯級,或縱或橫,猿奔絕徑,瞰之魂悄。他如「董家湮」 、七孔崖、鷺鷥砦一帶,大率如是。

鬼谷洞 ,在青溪山,有石室,鬼谷子與張儀、蘇秦講《易》處。旁有法琳洞。

沱江 在縣治南,至枝江縣界入大江。《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 即此。

沮水 《左傳》《山海經》皆為睢。《文選註》,睢與沮同。出鄖陽府房縣景山,即荊山之首,亦曰阿山。東南流,逕遠安縣,青谿注之,逕縣城北,又南逕麥城西楚昭王墓東,又南入天津湖,與漳水合。漳水 出南漳縣荊山。《禹貢》荊山及衡陽惟荊州,州以山名也。《山海經》云:「金玉是出。」 東南流,又折西南,逕古編縣。《水經註》:城南臨漳水。按此當在今石人山之陽,荊門西北南漳界上。南經縣北,淯溪注之。又南逕麥城,東南出沙倒灣,右會沮水,下流分為二支,一支南逕枝江界,與沱水合入江;一支逕方城,由荊州入江。

洈水 ,按《水經注漳水》逕麥城南,洈水注之。《山海經》云:「洈水出東北宜諸之山。」 今此地山水皆逸其名,而東北固多山谷。若合溶之東南,有洋子港,別有流花壋界溪港諸水,皆入於漳,洈水亦在其中。

淯溪水 ,出縣東廣福山,注於漳,亦曰「白蓮池」 ,即白社。

熨斗陂 在縣東南八十里。唐李端《自荊門赴夔州詩》云:「琵琶寺裡響空廊,熨斗陂前濕戍荒。」 是其地也。宋郡守吳獵嘗遏走馬湖、熨斗陂之水,西北至李公匱,以限戎馬。今麥城東南十餘里有走馬堤,乃走馬湖之堤,址高數仞。或以為驢城,非也。驢城當在麥城之北。此綠林山乃綠林寨之山,非縣北之山。

金沙灘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沱江之灘也。其地多流沙,曄曄如金,其中有贔屭,過者不敢誼譁。按《山海經》:「沮漳之淵有神鼉,其狀人面,羊角虎爪,出入有異光。」 蓋指此。

金龍潭 在縣北一十五里。宋徽宗時,建明堂來,取此水投金龍鎮其中,故名。胡安國故居在其上。

丹溪 ,在縣北七十里。

洗耳溪 ,在許由山下。相傳許由隱於此,泉流四時不竭。

子胥港 在麥城、磨城之間,一名「胥寓港。」 昭溪港 近三牛嶺。港水迴環,仍與漳合。相傳昭王返國,與宮女同濟此。

玉泉 在縣西五十里,又名珠泉。泉從池中湧出如珠。其南為天台智者道場,即關將軍遣鬼工所造。按郭璞《遊仙詩序》謂:「此泉潛行九萬八千里,通天竺。」 注:震旦有二碑,乃卲子明李安期撰。今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