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宰牲房在東廡地,今廢。前為戟門,門之前為泮池,池東有芹香亭,今廢為橋,又前為櫺星門。啟聖祠在敬一亭後,順治十二年學正黃爾鼎修。敬一亭在明倫堂後。知州儲奉詔建。戟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明倫堂東為興詩齋,舊曰「率性」 ,西曰立禮齋,舊曰「修道」 ;為成樂齋,舊曰「立教」 ,崇禎二年裁一。東為饌堂,今廢。堂後為茂林門。學正王鎣建,築堤其後,植柳數百株,今蔚然成林。為「瑞蓮池」 ,即易炳文故居為齋宿所。知州儲建東西各一。舊在西廡下,東廡後為徑坊,曰「義路禮門。」 東為書舍,凡三十楹。為魁星樓,在學門東。前為儀門,又前為學門。

學正宅 在學內

訓導宅二 ,一在學正宅後,一在明倫堂西。崇禎己卯,因頹圮,改於學正前。

南湖書院 舊《志》:「在州學。」

復中書院 舊《志》:「在城南」 ,今廢。

仁風書院 在同仁門外蓮池右,即《荔枝園》故址。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州浩沖鼎建。

射圃 射亭 俱知州萬里建,舊在儀門東,今為書舍地。崇禎辛巳又改擴於西廡後。

社學四所 在城二,在鄉二,俱廢。

義學 明正德十三年,知州李濂割預備倉地刱立,今廢。

景陵縣學 「舊在城內西南隅。宋治平中,刱置學宮。元至治、泰定間次第修。順帝至元四年戊寅,沔陽郡守安寧伯、監縣忽都不花、教諭傅珪重建,後燬於兵。明洪武三年重建。正統十年,知縣顧行、教諭翁善復建。成化十六年,知縣姜綰撤而新之。弘治十二年,知縣周瑞重修。正德十三年知縣李柬、嘉靖七年州官任」 佃,十年同知歐賢,署事京山縣丞金文默俱修。

新儒學在城外正北方。明嘉靖二十年,僉事柯喬徙置北門外清河橋北。

皇清順治十八年,侍御史顧《豹文》等重建。先是六年

十月初七日,大成殿忽轟然有聲如雷,隱隱紅光燭天。至初九日,火起東南殿角,烈焰彌空。同時兩廡、戟門、神庫、牲庫、齋所、宦祠俱就焚。署縣經歷崔鹿鳴、訓導周文旭抱木主而出,置明倫堂,春秋祭祀,俱在於此。至順治十七年十一月朔,合官員士民倡義輸助,廟乃告成。東廡、西廡在大成殿前,明倫堂在大殿後。博文齋舊名「率性」 ,在明倫堂東。約禮齋舊名「存誠」 ,在明倫堂西。東廨西廨在齋外。崇聖、育英門在堂前。禮門義路在齋東。西大魁亭在禮門東。神庫在禮門內。啟聖祠舊在西廡,今在廨東。遺像亭舊在敬一亭,後因大成殿燬,移置明倫堂,今復還原位。敬一亭在明倫堂後。名宦、鄉賢二祠舊在啟聖祠前,今移置戟門東西。尊經閣在敬一亭後。風雩亭在堂後西北隙地號房,在風雩亭左右。戟門在大成殿前。櫺星門在戟門前。舊植以木,今更樹以石。育賢、「拔俊」 二坊在戟門東西。泮池舊有泮橋,跨池中,東西為兩橋。嘉靖二十年水決,兩橋崩。三十七年,推官袁履素省中橋,築東西橋為坦道。天啟辛酉,知縣程維楧以泮水不宜外洩,塞東西橋,更樹石欄。是年二月春,泮池水湧躍數丈許,有聲如雷,有物如龍,蜿蜒行水上,逾時不滅;觀者如堵。次年春榜,劉必達舉《禮闈》第一。石屏在泮池前,石欄杆在泮池周圍。

學署 在文廟東,嘉靖辛丑年移建。

夢野臺書院 在縣東門內。邑祭酒魯鐸讀書處。

射圃 舊圃在城內學南,成化壬寅,知縣姜綰立。今徙置新學東,而圃亭就廢。

學基 儒學新基在清河橋北。嘉靖辛丑,僉憲柯喬易民地,並廢縣義倉地而裒置焉。按:學西地基,舊被豪強侵占。天啟間,知縣程維楧任贊化,始正經界。

社學 :上白村十六學,下白村十七學,雲潭村十六學,官城村十二學,方樂村十二學,南黃村九學,附學村二學,在城村三學。成化十七年,知縣姜綰勸民刱立。

乾灘社學 今廢。然乾灘自興學以後,邑中如魯祭酒、周少保、陳司徒、魏觀察諸公,皆相繼而起。縣令姜綰有記。

義學 在縣南一里義河邊。成化十七年,知縣姜綰建,且以縣前官地鋪房二十間收租納學,中給師生。弘治十四年,知縣周端重修。

學田 、舊田共二段,坐落張官畈者,奉祀程一鑑輸入;坐落申家臺者,推官袁履斷入。久已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