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2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布按二分司  府館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道會司。

縣倉  養濟院 以上昔全設,今俱廢。鄖西縣治 在城中,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傑奏設。中為正廳,東為幕廳,西為庫,為路臺,左右為六科承發架閣房,前為戒石亭,又前為儀門,又前為縣門,即譙樓也。譙樓內為獄亭,北為縣宅。幕廳東為主簿宅,又東為典史宅。自後蒞茲土者,屢多增修,規制頗備。歷兵燹後,城垣屋舍俱平。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賀繩烈權於東南門甕城內築

堡為垣,並借「梓潼廟」 棲之,以蔽風雨。典史無宅,亦借栖於城隍廟中。

布按二分司  府館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道會司

縣倉   養濟院  以上昔全設,今俱廢。

鄖陽府學校考        府志

本府

鄖陽府儒學 「舊為鄖縣學,在府治東南。洪武間,知縣馬伯庸刱建。成化二年,知縣戴琰重修。十二年置府,陞縣學為府學。弘治十四年,都御史王鑑之以卑隘弗稱,鼎新之,並設樂器、祭器。嘉靖甲申,都御史胡東皋移建於府治之北,後知府黎堯勛又改於府治之西。丙辰年,都御史章煥更遷於東門外,仍展城基環」 繞之,增一門曰「時雨」 ,即府學朝門也。中為大成殿,傾圮

皇清順治十六年,御史張尚委推官駱士倩重修戟。

門、「明倫堂」 、「啟聖祠」 、「四齋」 、「尊經閣」 、「杏檀亭」 、「博士宅」 、「洙泗亭」 、「時雨堂。」 而櫺星門及兩廡,則後知府張文星所修也。

名宦祠 原祀張士遜、戴珊、徐蕃、王憲、張極、王鑑之、沈暉、鍾蕃、吳遠,今久廢。

鄉賢祠 原祀尹吉甫、伯奇、黃香、寇偉、溫如玉、赫奕、周之冕,今亦廢。

《鄖山》書院 御史于湛建,今廢。

龍門書院 御史黃紀賢建,今借作「縣治。」 射圃  、社學  、學田 ,今俱廢。

鄖縣儒學 舊在縣東。成化十三年設府,升為府學。嘉靖十七年,知府許詞奏建於縣治之西南。中為大成殿,東西為兩廡,為戟門,為櫺星門,外以屏牆橫之。啟聖有祠,宰牲有所。右為明倫堂,東西為兩齋,曰《進德》、「修業。」 後為教諭宅,為訓導宅,左右為號舍,規制宏備。後俱毀。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府李燦然重修戟門、櫺星門通

判仇昌祚重修「屏牆」 二坊,毀於火。後知縣侯世忠復修之。至於「啟聖」 、名宦、鄉賢諸祠,以及尊經閣、兩廡、東西齋舍,左右號房,則至今廢墜,終未修整焉。

外州縣

房縣儒學 舊為州學,在城內東北。洪武八年改州為縣,學亦因之。後改遷城東門外。成化七年復遷城內。嘉靖十八年又遷東門外,即今所也。中為大成殿,旁列兩廡,前戟門、櫺星門。門外泮池,東西號房。屏牆、射圃、明倫堂、居仁、由義兩齋,左藏書所,右祭器庫。後啟聖祠、名宦、鄉賢二祠,東西博士宅,後盡廢至

皇清康熙六年,本府通判仇始刱大成殿三間,東西

廡各一楹。知縣雷化龍建明倫堂茆舍三間,而戟門、櫺星門、門屏以及名宦、鄉賢祠、博士宅則仍未修焉。

射圃  、學田  、學倉 今俱廢。

社學 本未設立

竹山縣學 舊在縣東。洪武三年,知縣郭士賢重修,久傾。宣德、正統間重修。成化十一年,以地汙下遷於北蓮花池,即今所也。中為大成殿,久廢。至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蕭功一始建茅屋以安木主。又

廢。二十年,知縣賈待聘捐貲重修三間。其餘堂殿齋廡、名宦、鄉賢祠,俱廢未修。

秋江書院 今廢

射圃  、學田  、學店

社學 今俱廢

竹谿縣學 在縣治東,與縣連界。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傑檄楊琚等刱建,知縣曹熙修之。弘治七年,縣令伍夔以卑隘弗稱,盡撤其舊而新之,又刱文昌、「鄉賢」 二祠。十年,知縣曹瑾造龕案祭器,立臥碑。十三年,知縣傅亨昌又以號房卑隘,且傾壞,遂拓東遼巷地修焉。嘉靖二十三年,署印同知溫汝璋重修。中為大成「殿,旁列兩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