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8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州周侯惇頤來攝邵事。始至,伏謁先聖祠下,起而悚 然,乃度高明之地,遷於城之東南。及其成,帥士子行 釋菜禮以落之。今祠刻俱存。惟侯倡明絕學於千載 「之下,學者宗之。所謂濂溪先生者,在當時之所建立, 後之人所宜謹守,以時修治,而貽之於無窮可也。顧 今僅百有餘年,而其間興壞之不常,甚至於徇尋常 利便之說,徙就他所,甚失推崇先生長者、流風遺澤 之本意,而於學校之教,所害亦己大矣。」乾道元年,知 州事胡侯華公嘆息其故,與州學教授陳伯震議所 以復之者。轉運判官提舉事黃公沃聞之,頗捐緡錢 以相其事,於是即治平故基而加闢焉。祠祭有廟,講 肄有堂,棲息有齋,樓閣翬飛相望,下至庫庾庖湢無 不備具,而民不知其費,不與其勞。遣使來請記栻,以 為《春秋》之義善復古者,是誠可書也。然嘗考先王所 以建學造士之本意,蓋將使士者講夫仁義禮智之 彝,以明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倫,以之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事蓋甚大矣。而為之則有其序, 教之則有其方,故必先使之從事於小學,習乎六藝 之節,講乎為弟為子之職,而躬乎灑掃應對進退之 事,周旋乎俎豆羽籥之間,優游於絃歌誦讀之際,有 以固其肌膚之會、筋骸之束,齊其耳目、一其心志,所 謂「《大學》之道,格物致知」者,由是可以進焉。至於物格 知至,而仁義禮智之彝得於其性,君臣、父子、夫婦、兄 弟、朋友之倫皆以不亂,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 不宜者。此先王之所以教而三代之所以治,後世不 可跂及者也。後世之學校,朝夕所講,不過綴緝文辭, 以為規取利祿之計,亦與古之道大戾矣。上之人所 以教養成就者,夫豈端為是哉?今邵幸蒙詔旨立學 宮,而周先生實經理其始,又幸而得復其舊。於己廢 之後,士子遊於其間盍?試思夫當時先王所以望於 後人者,其亦如後之學校之所為乎?抑將以古之道 而望之也?往取其遺書而讀之,則亦可以見矣。於是 而相與講明,以析夫義利之分,循古人《小學》之序,如 前所云者,勉之而弗失,則庶幾為不負先生經始期 望之意,而有以仰稱上之人教養成就之澤,而胡侯 今日之復,是學始不為虛設矣。學固有二記:其一治 平五年湖北轉運司孔侯延之之文,蓋為周先生作 也;其一紹興二十三年武彝胡子宏之文,雖不詳學 之興廢,而開示學者為仁之方則甚明,皆足以傳後。 栻雖不敏,今幸以淺陋之辭,列於二《記》之次,實榮且 媿云。淳熙元年三月癸巳記。

《論復臨江縣議》
趙善穀

「武岡州與湖北、廣西鄰壤,為極邊之地,谿峒七百八 十餘所,七峒隸綏寧縣,五峒隸臨岡縣。紹興二十年, 裁冗員,改為臨口砦。然五峒之猺,俗尤獷悍,釁生毫 髮,則操戈相仇,砦官不能為輕重。況本軍巡防砦柵, 惟貞良、三門、岳溪、青平有土軍可備守禦,餘有官無 兵,其關峽、武陽等砦設巡檢二員,徒費廩祿。以臣所」 知,宜復臨《口砦》為縣,則猺蠻易於制服;汰去冗員,則 官廩亦無虛費。實邊陲利也。

《周元公祠堂記》
魏·了翁

寶慶府學教授梁君士英遺了翁書曰:「自治平四年, 周元公遷邵學於牙門之東南陬。紹興二十有五年, 又遷之神霄廢宮。乾道八年復舊,而奉先生之祀,以 張公九成侑。紹興四年,又更以特祀。嘉定十三年遷 學邵城之西,舊址荒茀不治,先生之祠雖寓新學,而 僅寘諸堂隈。士英請於趙侯善,以其舊址隸學;請於」 李侯大謙,即其地祀先生。自守令僚佐、鄉之薦紳韋 布各捐金以贊其成。始紹定二年之冬,訖明年之夏, 凡為堂四楹,祠居其一,東西又為齋廬以翼之。士英 謂「是不可以無記,惟子也請。」了翁雖不佞,而於先哲 言行概乎有聞。且學之始建而用幣於先聖先師者, 先生之文也;記學之改作者,五峰胡「子也;記學之復 古者,宣公張子也;記先生之特祀者,文公朱子也。四 子之文,日星垂而江河流也。而奚以尚之?敢辭。」梁君 又曰:「先生之沒百五十年,未有所易名,子為之請,寧 遠營道,皆先生故里也,子為之記。其祀郡國之祀,先 生所記者亦巳多矣,而奚獨遺是哉?」了翁曰:「非敢遺 也,而難為言也。雖然」,請為誦先生之言而申四子之 撰,可乎?蓋自孔孟以來,為五百年者三矣。聖遠言湮, 俗淪士散。求道者離乎氣,而不知一理二氣之互根; 言性者離乎氣而不知元亨變化之實理;知剛柔之 為善惡,而不知剛不一於善,柔不一於惡也。知陰陽 之為動靜,而不知陰不一於靜、陽不一於動也。先生 始為《圖書》,融貫而擘析之,二程先生得其傳道日以 彰迨。胡子、朱子、張子推極究極,亦幾無餘蘊矣。然而 論說益明,適以為藻飾詞辨之資,流傳益廣,適以為 紿取聲利之計。故胡子曰:「棄不貲之身於一物之小, 其不仁莫甚焉。」張子曰:「學校所講,不過綴文辭,規取 利祿,非先生所望於後人之意。」而朱子亦曰:「程氏既 沒,傳之者不能無失,流為老、釋,而世莫之悟也。」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