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3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六脈渠 按《縣志》:「古有六渠通於壕,壕通於海。」 所謂六脈者,草行頭至大市,通大古渠,水出南壕;一、淨慧寺街,至觀堂巷擢甲里新店街、合同場番塔街,通大古渠,水出南壕;二、光孝寺街至詩書街,通仁王寺前大古渠,水出南壕;三、大釣市至鹽倉街及小市,至鹽步門,通大古渠;四、按察司至清風橋,水出橋下;五、子城城內。出府學前泮池。六六脈通。而城中無水患。年來包塞壅閼。春夏雨集。則滿城巨浸。官民不便。亟宜疏濬之。

蒲澗 在府城北二十六里。源於白雲山,澗中多菖蒲。舊《志》:「安期生採而食之,仙去。」 舊有碧虛觀,今廢。上有安期飛昇臺,有葛仙煉丹巖,有滴水巖。巖上有懸鐘在崖上,人跡所至,鏗鏗然有聲。其下有簾泉,匯為流杯池。沿澗曲折而注於粵秀山麓。其左為菊湖,崔與之祠在焉。其右為越溪,張鎮孫以自號。東北與東溪會而出,注於江澗。旁有寺焉,其草多堯韭,其石多禹餘糧。有鳥焉,如芻尼而五色各異,其名曰鵲。《舊志》:「五色雀自羅浮來,恆止於此。又有白雀,人恆見之,巳千歲。」

大塘 在府城內。連亙三里。舊為鹽課提舉司後堂。明正德間,大學士梁儲建家廟其側。學士泉 在府城北七里。舊曰「雞爬井。」 明天順初,學士黃諫謫居廣州,品其水為嶺南第一,故易今名。

九龍泉 源於白雲山,注為簾泉,南入於蒲澗,又南注於城北,入於江。按《縣志》,「安期生隱此,無泉,有九童子見。須臾泉湧,始知童子蓋龍也。」 又名安期井,泉味極甘,烹之有金石氣。泉流下為大小水簾洞。

泰泉 源於棲霞山,循聚龍岡而南,與北坳之水會注於東溪。又東南過沙涌入於江。按《縣志》:昔景泰禪師於城北棲霞山卓錫,得泉泉初湧時,雙蟹出焉。明洪武初,孫蕡築白雲山房於其上,香山黃佐改建泰泉書院。舊《志》:李昴英有文溪小隱軒及泰泉,時又有玉虹、飲澗二亭舊址。《名勝志》曰:「景泰者,六朝時僧,梁大」 同中居羅浮水石樓下。嘗至山頂,見池有蔬葉。泰曰:「此泉當通人境。」 乃書偈投水,流出王氏池中。因施其地為寺。刺史蕭察每召與語,朝至此山,暮出羅浮云。

越臺井 在府城內北五里,其深百尺,廣之井泉多鹵鹼,惟此冷且甘。相傳鑿自趙佗時,一名趙佗井,在悟性廢寺址。今伊川祠之東。《古圖志》云:梁普通中,達磨禪師由天竺航海至,指其地語人曰:「此下有黃金。」 民競鑿之得泉,以師為誑己。師曰:「是未易以斤兩計也。」 因號為達磨泉,蓋謬談耳。《南越志》巳有越井岡,則此井豈待達磨而後鑿耶?又謂九眼井為達磨泉,亦非也。梁江總詩云:「石門通越井。」 則其來久矣。唐崔子高亦有詩云:「越井岡頭松柏老,越王臺上生秋草。」 其近粵秀山可知也。南漢號為玉龍泉,民不得汲。宋平南漢,始與民共之。其西南有鮑姑井,今不可考。《古圖經》云:「姑行灸於南海,唐崔漢遇之,謂曰:『吾善灸贅疣,今有越井岡艾少許奉子』。」 其地有井,自名南海。《百脈》謂在彌陀寺菖蒲觀,今不可考。

九眼井 ,在越臺前一里。唐都督劉巨鱗所鑿,南漢號為「通泉」 ,世亦目為「達磨泉」 ,尤非。宋番禺令于伯桂始鑿石蓋以覆之。

安期煉丹井 在碧虛觀前,一石欄上刻八卦猶存。《番禺記》云:「數十年不汲,其味嘗甘,烹茶浸果,有金石氣。」

葛仙井 在藥洲西岸

孫公井 在府西北古教場內。元豐間,孫龍圖頎鑿,故名。今不可考。

謝公井 在藩司堂前,布政司謝迪所鑿。白鵝潭 按《縣志》,即城南江,近西十里匯支水為潭。舊傳風雨晦冥,輒有白鵝大若舟,見水面。水簾洞 按《縣志》,在白雲山,有大小水簾,相去三百步。

簾泉 按《縣志》:「在蒲澗東,匯為流杯池,沿澗曲折而南,為行文溪水,流入金鐘塘,注於粵秀山麓,又東北與東溪水會注於江。上有晉廣州太守羅尚疊石遊觀故址。」

貪泉 在府西石門東。相傳越嶺而南者,飲此水則貪。晉刺史吳隱之酌之而操益勵。有詩云:「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後因名為不易心泉。

流水井 在馬站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