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3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牛牯嶂 按《縣志》,縣治後屏也。連亙雲霄,距縣八十里。

澄溪山 按《縣志》:「在縣西北七十里崇賢都」 ,上有仙女石併石磴,澄溪水出焉。出箭幹洞,經流臘埔,至三江,合流於增江。

峰門岡 按《縣志》在縣東北七里,兩峰對峙如門。

飛泉洞 按《縣志》:「在縣東八里。世傳葛洪嘗煉丹於此,有碾藥石,又兩石壁立如門,中有張老巖,又有醉眠石,皆大書『一水從石罅中流,瀠洄百折。遊人取小石障下流,以蓄其勢,乃兩兩夾曲而坐,使人酌杯酒置上流,聽浮杯至前,輒取而飲』。」 萬曆壬子,署縣事桐城劉引昌因偕戶侯張永燦、邑人單守敬、黃拱寅輩構亭以迎瀑布之勝。

白木峒山 按《縣志》:在邑治之西,亦名郭婆圍嶺。上多茂木,崇峙峻整,與焦石嶺等。

元德山 按《縣志》,距縣一百二十里,與番禺為界。山上有土丘百丈,高數十仞,名曰「仙人大座山。」 大木叢林,奇巖怪跡,蓊蔚盤踞。

寨嶺 按《縣志》,邑治之南二里,今名豸嶺,當百花林、增江二水合流之口,上建鴈塔,隆慶四年,士民合築於嶺之絕頂,塔北面為宮,奉文昌神以主鴈塔之祀。塔嶺南下有塘,曰磚窯坭塘約二十畝,儘南至溪,西至田,東至海,屬官在增江下流二里,洲浮水中,曰鴈塔洲,即《通志》及《羅浮志》所載別情洲。其地平曠,水環之約二十餘畝,未經種植,屬官萬曆四年,合邑士民呈出姦僧違例欺隱龍山、新興二廢寺土名「雞啼涌」 等號田,及泥紫村園三十六個,共稅一頃三十三畝。知縣王良心通詳當道,撥僧明桂照例補餉,連前田園赴鴈塔居守。

南山 按《縣志》:「與豸嶺對峙,山下臨江為釣魚臺,山頂建翔鳳塔。萬曆六年士民合建,撥道士居守。」 所管各祠田地、山塘共三頃九十畝四分七釐八毫。

望州岡 按《縣志》:「豸嶺之南,去縣二十餘里,橫亙嶐嵷,官道出其左,登絕頂,一眺千里,凡廣州勝概,咸在目中,故名。」

大墩嶺 按《縣志》,去縣八十里,在清湖都,橫枕大江水口。

增江 在縣城東一里。源於防山,東南過石灘。舊《志》云:源出陳峒山,東流而南,合於防水,西流七十餘里,始為增江。《新志》云:「源出防山,上至西林,可通船筏。下至石灘,西南入於海。」

古散水 在縣城西六十里。源於古散山,南流過神岡,達於白江洲。可通舟筏。

白水 :在縣城西四十里,源於白水山。

澄溪水 在縣城北五十里。源於鷓鴣山,南流合增江通舟船,入於海。舊《志》作「程溪。」

天塘水 在縣城西七十里。其水瀠洄,注於田風湖 。在縣城南三十里。方廣六十丈,其水匯。舊《志》云:「深不可測,四時澄清。」

「別情洲 在縣城南二十里,其地平曠,水環之。洲南十五里曰牛潭,其中有金牛,是多怪異。」 《南越志》:「潭有金牛,晉時羅公釣其上,得金索引之,牛見復沒。斷其索,得丈許。」 法真《登羅山疏》:「增城縣南有別情洲,洲南又有牛潭,漁人見金牛常出水盤石上。義熙中,縣民張安釣此潭,於石上見有金鎖,大如指,長數十尋,尋之」 不已,俄有物從水中引之,力不能禁,以力扣斷,唯得數尺,遂致大富。後義熙周靈甫亦好釣,嘗見此牛寢伏石上,旁有金索,往取之,得二丈許。遂以財雄為江南都尉。

接龍橋水 :在縣城北二里。下接大嶺,上連龜峰。其水兩流至於大江,謂之《鎖溪瀝》。

流觴曲水池 在縣東,過大江五里,巖竇湧泉,流於盤石,九曲旋轉。

甘泉洞 在縣南八十里。泉出山洞,味香甘。湛濂詩:「怪石蒼苔老,巖邊石徑幽。昔時仙賞處,寒澗水東流。」 按《縣志》:有甘泉可飲。尚書湛若水因以為號。仍建甘泉書院。

右灘 在縣城西南六十里。其中多瑰石,民環居之。

南山釣磯 在縣城南三十四里,其中多怪魚。西山村畔巨石濱水有蘇平衍,鄉人吳氏釣其上,得巨鰲。

冷水池 ,在縣城西二十里,其水寒。

湯泉 在縣城北五里,廣十丈,深二尺,其水溫,浴者可以愈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