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3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梁金巖 「在金山之西北,深廣二丈餘,瀑水出焉,自巖頂而飛注於下。又西四十五里曰壁山巖。又西七十里曰寶光巖。」

企人峰 ,在縣東三十里,上有烽堠。

龍蟠嶺 按《縣志》:「在縣北五十里。又北十五里曰大鴈山,又北五里曰三重頂,在古勞龍蟠上,嘗有雲氣,鄉人禱雨於此。」 大鴈山西北臨大江,高峙橫截,為海門之捍,利種茶。三重頂山界於南海,高明間峰巒疊出,上有泉。

駱駝嶺 、獅子嶺 俱在縣西八十里。又西七十里曰「大臣嶺」 ,又南一百里曰雷公嶺。

雷電山 按《縣志》「在縣西二里禮義坊,蕭莊二節婦墓在焉。」

馬鞍山 按《縣志》:在縣西南五十里。又西三十里曰獅子山,後有石室曰寶光巖,接駱駝山,右轉寶光巖,一名薛公巖,又曰寂感。石室天成,深一丈五尺,長八丈,有泉二出於石如乳,冬夏不竭。左有百步尖峰,望之竦然,最為奇勝。明天順七年,鄉人避寇於此,得免難。

金山巖 按《縣志》:「在縣西北,俗名鬼子窟,飛瀑出焉,一名西巖,深二丈餘,闊稱之,一水自巖頂飛下,白如練,有盤石,可坐數十人。每歲九日,鄉人遊賞於此。」

北立山 按《縣志》在縣西一百里,東有遊魚山,南三峰相接,曰羅漢山,自恩平縣北來,與羅漢山相接,峰聯而高,形若旗,東麓有小山臨水曰遊魚,以形似名。按舊志有雙峰山,在西一百五十里,此三山皆不載,今從《新志》增入。

百足山 ,按《縣志》在縣西一百六十里,下有三山如龜,割立開平山,以形似名,界於會寧間,西接蜆岡山。

鱷洲山 。按《縣志》:在縣東南三十里。又南二里許曰嚚洲山。陳獻章詩云:「夕舫凌大波,北風吹我席;冥冥鱷洲煙,宛對君山碧。來鴈知天寒,歸人看月色。超超塵外心,浩以周八極。」 按鱷、嚚皆惡名,知縣周思稷謂諸山邑,朝山也,不宜以惡名踞向於前。改其中者曰中台山,左曰天壽、天福山、右曰天祿、天馬山;鱷曰拱奎山,嚚曰「合壁山。」 為文告之,刻石鏡心亭,議建文塔於天馬山上,業經三年,而緒未就。萬曆乙酉,知縣王命璿會同鄉官黃淳、何上新等區畫工程,推監生生員劉思聰、林嘉詔、黃家柱、譚經、李時潤、許欽質等董理其事。復特檄千戶張煒激率築之,佐以鄉民李光漢、舍人張煥。不數月而塔成。屹鎮滄海,上干雲霄。回望見龍樓王氣,祥光表裏,輝映橫江山 。按《縣志》,在縣東四十里中樂前有表山,至三瀝沙海涯復起一山,名曰豬頭

金人峰 按《縣志》「在縣東北三十里中樂上,有烽堠」

石螺岡 ,按「縣志」 在縣北四十里,古勞陸象賢有《螺源詩》。

螺江 :在縣城東三十里。其中多螺蜆。

小梁海 ,在縣東三十二里,流接香山,其中多鱣鮪,多鰋鯉。

韓家橋水 在縣東二里。其西六里曰龍溪橋水。曰灰竈水。紫水 即龍山萬壽寺前溪在縣西三里。水本清宋皇祐間,水色忽變為紫者旬日。又西十九里曰牛肚灣水,在新化都,支流百十,曲折而出於厓。文溪水 在縣東北三里,源於圭峰諸澗,流經學宮門,東出南水關,通於海。

湯湖 在縣西南一百一十里湯湖村。迤邐長溪中流一帶,其熱如湯,上下之流皆冷。

鑼鼓潭 在縣西五十里水口。衝擊如鑼鼓,今塞。

白龍池 在崙山頂。池生雲霞,則龍飛騰,旱禱輒應。

瓦窯井 在縣西一里,其泉味甘,與達磨泉相類。又西一里曰「道姑井」 ,又西南二里曰大井,又東南五里曰細井,出象山下。

譚家井 在縣南一里。其水清冽,冬夏常盈。石井 源於象山,縣人謝景元所鑿,有《井銘》曰:「象山之麓,磨石如玉。鑿得其源,甘泉湧瀑。酌之不貪,用之云足。宜人之壽,益人之祿。」 又西南三十五里曰大石井,曰寶華井。

紫衣井 ,源於仙湧山,其泉不竭。相傳紫衣和尚見石罅水甘而冽,遂決土甃之,隨汲隨滿。又西七十二里曰「竹兜井」 ,飲之可以愈疾。

五顯溪 按《縣志》,自外城西水關入,至北上橋,復趨南出於和尚橋。舊北上橋左有小溪遶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