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陳儀曾作《信宿遊》,構亭岩前,右壁有宋人鐫記云:「高涼郡東三十里有洞,曲折數百步,嶄絕異態。其下有泉,亦曰龍湫,交流石間,籟發如湧雲之狀。岩木蓊鬱,殆非人境。」 宋紹興己卯首夏上澣日,識中數字蝌蚪不可辨。郡守命梓之圖,構僧舍於岩之右肩,為憇息地。明洪武四年入祀典,每歲正月朢日致祭。

射狼山 :在郡城東北十里。

觀山 在郡城西半里。晉永嘉潘茂名飛昇處。一名「仙山」 ,又名昇真岡。岡頂舊有昇真觀,石香爐在焉。觀已廢,明萬曆間,知府張邦伊復創觀山寺。世傳有金、玉二井,久堙。崇禎二年,邑人李為相濬復玉井,構亭於山右。說者謂金井為僧舍所壓。山之對曰「下宮灣」 ,有石脊穿城,突露江干,上有天妃宮,旁有鑑江亭。知府吳國倫建,久廢。崇禎十年,知府姚繼舜修復舊亭,即亭之後,刱關西社學。

馬鞍山 ,在郡西二里,以形名。

佛子山 :在郡城西十五里。

筆架山 在郡城東南十里,三峰高聳,形如筆架,又名「文筆山。」 對山之北有拔池,山之影嘗映池中,今為北城所壓。

射牛山 在郡城東南二十里。朝聳而秀,俗呼「石牛」 ,上有二潭。

那石山 :在郡城西南三十五里。

蠶山 ,在郡城西南三十五里,以形似名,俗呼「商王山。」 與那石橫鎮水口。

百祿山 :在郡城南十五里。

小華山 在郡城東北二里許。其川曰「上宮。」 灣。尖岡 在郡城南二十里。秀墨特立,一名「文峰。」 仙井嶺 在郡城北二里鑑江右。傍有井,世傳潘茂名煉丹仙坡煙從井出,故名。

謝賴嶺 在郡城東二里。脈接雲爐山,有石穴稍平。古稱「謝賴之神」 ,莫知其詳。凡遇旱,鄉人詣嶺禱雨有感。

南宮嶺 在郡城南一里。山之巔有知府吳國倫、曹志遇祠。山之左有參議張茂頤、知府汪道洋祠。祠後為復龍庵、元真觀。明崇禎十年,知縣尹奇逢捐俸修庵。砥柱郡南水口。

石鼓嶺 在郡城西南四十里。上有大石,圓如鼓。

茂嶺 在郡城南二里。世傳潘茂名煉丹其上,故名。

黃花石嶺 :在郡城南二十里。

王嶺 在郡城南一百二十里。四水環流,台峰獨秀。《曹志》云:「世傳宋末有王居此,故名。」 《姚志》云:「唐西平王李晟之裔,自吉水遷居於此。」

石井 ,在銅魚山下。故老相傳,若遇井內生花,其年庠生必中第,故其地以花名。元明以來,源土塞井,其穴尚存。

上宮灣 在郡城北二里。淵深莫測,水與郡治後石井相通,名曰「龍眼井。」 灣之上,崖石高峻,為郡北路咽喉。明隆慶間,知府吳國倫建小函谷關以扼其要。崇禎間,參政王際逵重修,有《記》。下宮灣 在觀山之陽。

南洲 在茂嶺下。唐天寶中,雷雨大作,湖心湧出一洲,鄉人因建亭於上,號「小南洲。」

鑑江 源出鑑山,由東北縈繞郡治西南,支分雙渚,復合流出化州,會羅水,下平原梅祿,經吳川限門入於海。

浮來水 在郡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東有思乾井,相傳潘茂名煉丹於此,水味甘美。

新河水 在郡城東南一里許,遶至南橋通津,合鑑江,縈迴旋抱郡治。又一名東河,即第一河。蒲牌水 ,在郡城南三里,東流七十里為大河,合鑑水,流經本府,至化州吳川入於海。舊屬電白,因遷縣入神電衛,遂屬茂名縣。沈懷遠《南越志》:「海安縣南有小水,南注於海。極目滄嶼,渺望溟波。」

電白縣

龍潭山 在城北十里。山麓有石岩二實,中湧清泉為潭,凡禱雨覓龍於斯,故名。有孔鏞詩。馬鞍山 在城北十里。其形如鞍,山脊皆石。簕勾山 在城北四十里,橫亙數里,有閘,以扼北來諸路之衝,邑之屏翰也。

佛子山 :在城北五十里。其上有樓。

丫髻山 在城北八十里,亦名丫髻嶺。兩峰峭拔雲外,翠若雙鬟,電之諸山行龍發脈處也。然綿延北峙,層巒疊巘,連引陽春,千岩萬壑,盜賊得以為淵藪矣。

望夫山 :在城東北二十里。有一石,若婦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