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灣堤 在城西南十里大灣等都。明洪武三十一年,鄉人聶敬昌等築,高一丈一尺,周一千七百五十丈,捍田五百九頃七十餘畝。

羅岸堤 在城東百五十里親仁官棠都。宋至道二年,邑進士羅隱孫等築,高一丈,周一千二百丈,捍田五十餘頃。

羅鬱堤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新羅等都。元至正十五年,鄉人徐文瑞等築,高一丈,周三千一百丈,捍田二百五十二頃。左有白石堤,中為北港。舊有港通倉步,後湮塞,潮潦兩隔,士民病之。明萬曆十四年,知府王泮豁虛糧,鑿竇設門,通大江,洩潦引潮,名曰「騰蛟。」 太守鄭一麟繼之,興建外閘,以港口魚埠一十一步入港,為遞年築堤,修竇開沙用。四十二年,知府戴熹增築,護堤通港,士民勒石,尸祝王、鄭、戴三公於堤上。榕村堤 在城東一百里柏樹都。元至正十二年,鄉人劉平昆等築,高九尺,周三千丈,捍田一百三十餘頃。明萬曆四十二年堤決,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捐俸委通判許學賢督工修築。

橫桐堤 在城東一百四十五里赤墈都。宋至道二年,鄉人譚源輔等築,高一丈一尺,周一千六百丈,捍田百餘頃。明萬曆四十二年,堤決,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命照稅官六民四募工修築。原有石竇二,一橫桐,一官竇。崇禎四年,知縣張明熙重修官竇,引潮洩潦,至今賴之。大演堤 在城東一百五十里良江等都。宋咸淳八年,鄉人陸原等築,高九尺,周八千丈,捍田八百餘頃。又有南岸圍,在馬鞍都,岡灶圍,在白諸都,埇尾圍,在古耶都,院主圍,在桂峰都,黃埇圍,在官棠都。明萬曆十四年,大水,諸堤多圮。總督吳文華、副使王泮、知府鄭一麟、知縣蕭九章修復,有修撰楊起元《記》。四十二年,復圮。督府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委官巡行修築。

白牛陂   、大磨陂   、蒙村陂。

大圃陂   、九源陂   、河路陂。

蘇路陂   、樟路陂   、羅路陂。

大峒陂   、矮岡陂   、山田陂。

蓬袍陂   、九坑陂   、陳孔陂。

羅欖陂   、大陂    、三陂。

底陂。按《舊志》不列所在,姑仍之。

四會縣

埇橋堤 在舟官都。明永樂十二年,邑人吳宗仁率眾修築,長二千七百丈,捍田一百九十餘頃。

隆復堤 在隆復都。明洪武間,民黃珪率眾修築,捍田一千二百頃。正德間,知縣方選重修。高路堤 在馬山都。明永樂十一年,知縣顏寶修築,捍田七百餘頃。

大沙堤 在馬山,都水竇二捍田一百餘頃,每年專官督修。明萬曆四十四年夏,大水堤決,知府陳謨請於督府周嘉謨、巡按田生金,發贖銀五千二百八十兩大修。

欖岡堤 在隆復都。水竇二,捍田一百餘頃。白坭瀝堤 在隆復都。明正德間,知縣張思齊督民修築,捍田八十頃。

湖峒堤 在貞山都。明景泰間,知縣楊渙督民開築,捍田八十頃。

塘瀝堤 在社山都。明永樂間,民譚有寬率眾修築,捍田七十餘頃。

白沙堤 在大圃隆湖都。明景泰間,知縣楊渙督民修築,捍田千餘頃。

廖山堤 在馬山都,捍田二百餘頃。

黃岡堤 在黃岡鋪。明萬曆三十一年,署印知縣胡從道修築。

「肇龍堤 」 在蒼峰圍。高村鋪管。

豐樂堤 坐永安村、尾牛埠三鋪,內包三縣田塘,土名有「黃田頭」 、龍灣、竹圍等處,低薄

皇清康熙八年,知府史樹駿督民修築。

橫岡堤 在歐村鋪

姚沙堤 計二千九百餘丈。明萬曆三十一年衝潰,知縣陳一元倡修。三十五年復圮,知縣彭名世復修。

社圃堤 周圍一千六百七十餘步。

牛牯堤 在大圃都廣寧界。明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彭名世修復,灌田三千餘頃。

黃村堤 在蒼峰圍。知縣彭名世云:「白沙堤即黃村堤,中有埇,上曰牛眠,下曰雲松。」 明萬曆間,知縣陳一元追佃銀修築黃村等處堤。觀察使陳濂捐俸移助署縣知縣胡從道竟其役。田下堤 在清塘鋪蒼峰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