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厥背負陰,厥面迎陽,厥陰介陸,厥陽臨江,客遊舟 而登者良便云。山勢自東南來,連徂西北,迤若蛟蟠, 矯若鳳翔,一名鳳頭山。其左有蛟潭,今聚大魚,噴渾 水有聲。離潭里許為山麓,遊者從中而上,有石級級 數仞,一門累石而成,是曰「石門。」門之上有大巖,里父 老緣而屋焉。屋凡三楹,四面皆石楹,可容數十人,巖 氣從屋中騰騰上,命之曰「煙崖石屋。」屋右道狹而峻, 有石壁蒙煙蘿,俯眺鬱江,殊清曠,是為滄嶼小覽。壁 傍循級而登,有巖層而窟者再,命之曰「雙斗巖。」其頂 為平疇云。屋左道甚坦,厥石削如屏者,稍聳峻。道上 行可三十步,有泉從石中出,清若水晶,甘若露凝,泠 泠然晝夜不舍,於是客或顧而心賞焉。郡守亭其上, 命之曰「混混。」亭下有臺,臺外有池種蓮,是曰「清蓮。池」 出亭,緣坦道而登,爰達平疇。平疇者,謂山平衍若田 疇也。疇上亂石疊出,中夾青松百株,旁種蒼梧覆方 池。爰有村民數家巢其脈,宛若僊家,左臥僊人,沖退 石印,挖履跡,俗呼為僊人履。其方而蹲者,介蕪苔間, 題曰「松風水月。」循疇而登,有寺曰妙超寺。寺右有巖 甚奇,命之曰太虛巖。巖上石乳滴成池,是曰天池,蓋 泉脈也。巖中有洞,曰元洞,洞有門,曰元元門。緣門側 足而上,有石壁一片,厥形平,厥色赤,命之曰天南赤 壁。壁鋪平臺,寺出其下,爰臨而眺,其面五象峰朝焉。 天覆如蓋,江環如帶,於時客又顧而心賞焉。郡守作 小亭通四面,客因名之為浩浩亭,蓋援「浩浩其天」之 義。亭之下有小巖,峙其左,是曰卷石巖。巖左復有坦 途,行人遶出其背,所謂負陰介陸者也。其東沿途而 上,大塊聳然,遙挾岡脊,有古石佛在焉,是為山額。蓋 赤壁為鼻,寺為項,平疇為大腹,而源泉。斗巖夾其雙 腰,鬱江圍其四面,厥脈連如貫珠,以故山不高而秀, 水不深而清,較視西北之險峭為善云。舊名「青秀山」, 今曰「青山」,蓋從本象。
《最高臺記》陳瑾
南寧郡城之西,有土一區,聳然特起,如岡如阜,下視 塵廛,闤闠若蟻蛭。傳聞為「梯雲閣舊址,然不可考。但 其地勢突兀超拔,巍然孤峙,非惟快遊之士有洞心 駭目之觀,即有警便瞭望焉」,亦一郡雄勝也。先是,郡 二守張公貫構臺其上,草率未備。予巡邕之明年,為 之增垣牖,闢前隙地,稍廣,其制視昔頗稱美矣。每良 辰延賓登賞,因得以縱觀其勝概。但有時晴空霽日, 孤嶼遠橫,斷嶂連巒,諸峰拱揖。至於青、羅二山之勝, 亦皆環列拜伏其下,如几如席。而臺之前後,復有佳 木繁陰,翠篠敷郁。俯睇城之居民,負者休、行者歌、老 者扶、壯者矯,商賈市肆,嬉嬉焉咸得其所。登之者未 有不心曠神怡,精爽飛越,若挾翅於千仞之上者焉。 夫粵西諸郡,要惟邕城為高,而青、羅二山,又郡之擅 名者。而是臺乃獨超然於二山之上,特出一城之表, 命之曰「最高臺」,名斯稱矣。然竊惟自古羈遊之士,寄 跡寓土,必有名勝之地,以疏暢其情性,若陳公之凌 虛、庾老之南樓,雖其興致不同,而憑高嘯詠、托物愜 懷無二也。況斯臺有裨封守,又不獨游觀之具而已 乎?僉謂「不可無記」,遂書之以屬守邕者。
《方水橋記》鄔昭
橫州,古南簡州也。郡北去城十里,有溪曰方水,其源 自北鄉歷從化,東會清江,南合月江,遠流於海。溪上 舊有橋,久雨夏潦,徒涉病焉。橋下之水有石魚焉,古 者相傳曰:「翔雲橋成,石魚生羽翼,方見異人出。」乃鄉 人之謠也。宋紹興間,嘗見沙莽莽而升,氣紛紛而起, 乃石魚之舉動耳。一日,驟雨忽過,石魚忽騰,時有滕 獬、李會、龍章三進士,相繼登科第,因以「翔雲」名橋。年 邁月移,水衝石傾,橋圮,時人伐木代之,更名方水,又 不知幾百十年也。永樂庚子仲冬,橫州守徐公會政 暇之餘,語及橋事,欲以石砌而易柱水之架,欲以翔 雲而易方水之名。士庶耆彥吏胥,聞之皆樂,各捐己 俸資帛,鳩工鑿石,經營經始,於是年十二月,落成於 次年二月。橋長四丈五尺,闊一丈六尺,若長虹之飲 玉澗,靈鵲之駕銀河,雖春漲秋潦,而過者無深厲淺 揭之嗟。又越月,郡民率請於予曰:「時世有更變,人物 亦有更變,理勢之必然者。而橋乃一物耳,烏得無更 變邪?」更之之道,在約古準今,允合人心天意,斯為萬 古耿耿不磨之蹟。異哉斯橋!石魚成翼,飛騰霄漢。正 猶春風桃浪,而金鱗玉尺,潑剌雷雨,跳躍龍門,崢嶸 頭角,祥兆士類,項背相望,接跡承芳。三登進士,而「翔 雲」橋名,有所驗矣。今橋既成,新名既復,深得古人造 橋取名之義。願丐一言,勒諸堅珉,俾千萬載之後,郡 之士君子往來登斯橋之上,睹斯橋之水,讀斯橋之 碑,知斯橋之所以構,振興奮發,超越前輩,是亦不言 之教,溢乎後矣。予何言,惟述此以告於將來云。永樂 辛丑十一月吉旦。
《朝煙閣記》鄧國材
「橫,故多山,唯寶華最勝,騷人羽客,每心賞焉。」山聳而 奇,靈而秀,鬱蔥而偉,巘清而泉冽,朝雲鎖額,暮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