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0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噴珠泉 在城西,廣五丈,其流灌田。按《府志》:在易羅池西,即水之源也。闊僅丈許,泉如連珠貫串,噴起水面。一竇未終,一竇繼出,滿地皆珠,洵奇觀也。

嚮水灣 在城北五里,懸崖瀑布,響振林谷。《永平縣》。

花橋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高二十餘丈。有鐵礦。

博南山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一名金浪巔。俗訛為丁當山。上下約三十里,崇坡峻坂,委曲嶙峋,為西郵通衢,昔蒲蠻出沒之所。按《明一統志》極為險隘。昔南詔遣將軍征緬,師回,多齎金寶,經此山遇盜,將軍死之。後立祠曰金浪巔山神祠。北麓有泉,流為花橋河。

寶藏山 在縣東七十里。一名觀音山。迥然天際,俯視萬峰。武侯南征至此迷道,一老嫗呼犬從絕逕中出,始得路,因建廟於上。今俗名「娘娘叫狗山。」

羅武山 在縣東百里。勢極高峻,有泉,流為騰備江。

和丘山 在縣西三十里。盤迴五十里,亂峰入雲,遠近矚目。按《明一統志》:「高可千仞,雲合即雨。」 東麓一潭,四時澄澈,流為木里河。西麓有泉,流為曲洞河。

羅木山 ,在縣北八里。西臨銀龍江。

萬松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頂有萬松閣,橫巔山 名「繡嶺」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花如繡,故名。

七盤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阿荒山 在縣北,《銀龍江》發源於此。

銀龍江 ,其源一出阿荒山,一出羅武山,合流而南,受桃源、花橋二水,穿城以出,經順寧入蘭滄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守禦城跨其上源自上甸里合木里場河,又南合曲洞河,又東南過薩佑河、花橋河,又東南入蘭滄江。按《明通志》,一名太平河。每歲孟冬時,近晚有白氣橫江,上下充滿,月色相映,盤旋若銀龍,因名。

碧溪江 ,即漾濞江,經縣界東南。

勝備江 ,自雲龍州發源,入縣界,會雙橋河,達漾濞江。按《明一統志》:「源出羅武山,南流經永平縣東南境,合九渡、雙橋二河,自蒙化府合溪備江。」

騰越州

球珠山 在州東五里。上峻下平。明正統間,征麓川,於此立寨。

馬峰山 在州東十五里,又名「長洞。」

巔峻山 在州東十八里。按《明通志》下有「矣比坡。」

高黎貢山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舊名崑崙岡,界潞江、龍川之間。蒙氏僭封西嶽,山頂有泉,分流而下,又名分水嶺。按《府志》:「山勢極高峻,自卑登高,東西各四十里。行者自晨至午,始造其巔。天霽,可望吐蕃之雪山。」

羅生山 在州東南二十里。峰巒高聳,林木蔥蔚。

來鳳山 在州南四里。每曙時,嵐氣鎖之。祀唐杜光庭之子於上。按《府志》:「古名龍鳳山,木甚高大,明秀甲於眾山。雖有峻出者,皆為拱揖,儼如巨屏,為一方之鎮。竹樹蔥蒨,中有禪院,遊賞絡繹。」

半箇山 在州南六十里。上有鎮彝關,即南甸界。懸巖峭壁,足為外中之限。

擂鼓山 在州西南十里。武侯駐兵,擊鼓其上。寶峰山 ,在州西。上有寶峰寺,為摩伽陀禪定之所。

緬箐山 在州西三十五里。

阿幸山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土山 在州北二里。上有池,周五十丈。按《明通志》:「下亦有池,旁有圓石一片,周尺許,舊傳唐僧摩伽陀所遺。值天旱禱雨,以此石浸龍池,則有雷雨之應,名濟旱石。」

上干峨山 ,在州北二十五里,上有金塔坡,世傳異人修道於此,至今無蚊蚋霜雪。

巃嵷山 ,在州北三十里,勢極高峻,雲合即雨,郡人嘗以此驗陰晴。

打鶯山 在州北三十五里。按《明通志》:「鶯多聚於此,故名。」

雪山 在州北九十里。三峰縈矗,上多積雪。小甸山 ,在州北一百三十里。山徑險巇絕處以木為棧。

明光山 ,去州二百二十里。上有銅銀二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