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起或伏,若驚鴻翥鳳,不知幾千萬落,「至渡渚迴翔而 北折,試嘗與子登高騁望,近則重岡複嶺,喊呀庨豁, 縈洲枉渚,蜿蟺緬邈。遠則煙蕪渺瀰,天水一碧,帆影 見而忽無,飛鳥出而復沒,靈巖則返照孤稜,弁山則 輕煙一秣,此亦天下之至奇也。若乃長風駕浪,歕山 欱野,足使人魂驚而汗駭。及其風日晴熙,縠紋漣漪, 又使人心曠而神怡。至于瑤海上月,流光萬頃,星河 倒懸,蕩漾山影,又一奇也。遙山霽雪,凝華萬疊,玉鑑 冰壺,上下相合,又一奇也。風雨晦明,頃刻異候;煙雲 變滅,咫尺殊狀。雖有至巧,莫能為像。」試嘗與子弔古 尋幽,則有迴巖𡸕壑,䆗窱相通,琳宮梵宇,暮鼓晨鐘, 壽藤靈藥,美箭長松,金庭玉柱,石函寶書,靈威丈人 之所闚也。貝闕珠宮,繡糓鳴璫,柳毅書生之所媲也。 翠峰「杜圻」,范蠡之所止息;黃村、甪頭,綺皓之所從逝 也。而闔閭、夫差之跡,尤多存者,玩月之渚,消夏之灣, 牧馬之城,圈虎之山,練兵之瀆,射鶚之巒。出金鐸于 淺瀨,逸梅梁于驚湍。他若毛公燒丹之井,蔡經煉藥 之墩,聖姑絕雉之塘,雪竇降龍之淵。其石則岌嶪嶙 峋,瘦漏嵌空。牛奇章有甲乙之品,宋艮嶽有永固之 封。其泉則囦淪觱沸,甘寒澄碧。墨佐君表無礙之名, 《天衣禪》留悟道之跡。斯地也,孫尚書欲卜居而未能, 范文穆思再至而不果。豈如吾人,生長斯土,依巖架 棟,占野分圃,散為村墟,湊為闤闠,桑麻交蔭,雞犬鳴 吠。里無郭解劇孟之俠,市無桑間濮上之音。婚姻相 通,若朱陳之族;理亂不識,若武陵之源。佛貍之馬跡 不到,周顒之俗駕自旋。星應五車,地絕三斑。盧橘夏 熟,楊梅日殷,園收銀杏,家種黃柑。梅多庾嶺,梨美張 谷。雨前芽茗,蟄餘萌竹。水族則時裏之白鱠,殘之銀 魴鱸鮒。𩶆自昔所珍。吾且與子摘山之毳,掇野之茸, 割湖之鮮,釀湖之醲。汎白少傅月夜管絃之舟,和天 隨子《太古滄浪》之歌,弔吳王之離宮,扣隔凡之靈窩, 凌三萬頃之瓊瑤,覽七十二之嵯峨,其亦足樂乎!彼 岳陽、彭蠡,非不廣且大也,而乏巍峨之氣;天台、武夷, 非不高且麗也,而無浩渺之容。蓋物不兩大,美有獨 鍾。茲謂人間之福地,物外之靈峰。是固極遊觀之美, 而未知造化之工。且夫天地之間,東南為下,非是湖 之尾閭,洩之瀦之,則汎濫橫溢,江左之民其為魚乎? 懷襄之世,湖波震盪,非是山為之砥柱,鎮之繞之,則 奔激暴囓,湖東之地其為沼乎?唯夫天作之寬,以納 以容。地設之險,以襟以帶。禹順其流,分疏別派,三江 既入,萬世永賴,而後吾人乃得優游于此,蓋至是而 始知造化之意深,神禹之功大。誶曰:「吾何歸乎?吾將 歸乎湖上之青山。世與我而相遺。超獨邁其逾遠,海 山兜率不可以驟到,非茲峰之洵美乎?吾誰與寄此 高蹇?」

遊西洞庭記        袁宏道

西。洞庭之山,高為縹緲,怪為石公,巉為大小龍,幽為 林屋,此山之勝也。石公之石,丹梯翠屏,林屋之石,怒 虎伏犀,龍山之石,吞波吐浪。此石之勝也。隱卜龍洞, 市居消夏,此居之勝也。涵村梅、後堡櫻、東邨橘、天王 寺橙、楊梅早熟,枇杷再接,桃有四斤之號,梨著大柄 之稱。此花果之勝也。《杜圻傳》:范蠡之宅,甪里有先生 之邨,龍洞築易老之室,此幽隱之勝也。洞天第九,一 穴三門,金庭玉柱之靈,石室銀戶之跡,此仙蹟之勝 也。山色七十二,湖光三萬六,層巒疊障,出沒翠濤,彌 天放白,拔地插青,此山水相得之勝也。《紀包山》者,雖 雲燦霞鋪,大約不出此七勝外。余居山凡兩日,籃輿 行綠樹中,碧蘿垂幄,蒼枝掩徑,坐則青山列屏,立則 湖水獻玉。一巒一壑,可列名山;敗址殘石,堪入畫圖。 天下之觀止此矣。陶周望曰:「余登包山而始知西湖 之小也,六橋如房中單條畫,飛來峰,盆景耳。」余亦謂 楚中雖多名勝,然山水不相遇,湘君、洞庭遇矣,而荒 寂絕人煙,竹樹空疏,石枯土赬。博觀載籍,與洞庭為 配者,或者圓嶠方壺乎?若《方內》則《故居》然第一矣。

遊東洞庭記         前人

東洞庭一名「胥母」,莫釐其最高處也。其山視包山差 小,主峰視縹緲差卑,巉巖視石公龍山差平,廬居視 消夏灣差薄,諸草木果品皆同,獨東山民倍饒裕耳。 所可恨者,民競刀錐,俗鮮風雅,雖有奇峰峭壁,曾無 一亭一閣跨踞石上。每置酒提壺,則盤坐荒草中,亦 無方丈之榭可以布茵列席者。山下僧寺湫隘不堪 荒涼如鬼室,兩山之民,其不好事如此哉?蘇人好遊, 自具一癖,然遊洞庭者絕少,雖騷人逸士,有白首未 見太湖者。余以簿書錢穀之人,乍拋牛馬,暫友麋鹿, 樂何可言?徘徊顧視,乃益自雄,真不愧作《五湖長》矣。

遊洞庭山記        陶望齡

歲乙未,予再以告歸,道金閶,友人袁中郎為吳令,飲 中語及後會,時方食橘,曰:「予竢此熟,當來遊洞庭。」明 年夏秋中,中郎書再至,申前約,而小園中橙橘亦漸 黃綠矣。遂以九月之望發山陰弟君奭、姪爾質、曹生 伯通、武林僧真鑑皆從。丁巳抵蘇,止開元寺。中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