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渠「二百尺,與古渠合,地脈堅實,功簡而徑。」又省舊 所治渠九百六十五尺,實計土渠三千九百七十八 尺。上廣五十尺,下廣十有八尺,淺深隨地形。其最深 者六十五尺,分隸六縣,會工二十一萬一千八百一 十六。內涇陽、高陵三原所隸,有石棚隱土下原,或一 丈,或七尺八尺,迺損土工一萬一千八百一十一,而 增鑿之工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九。凡土渠之工,總二 十六萬七千九百八十四。二年九月,工興,四年五月 畢,渠成。惟石渠依涇之東岸,不常水衝,迺即渠口而 工入水。鑿二渠各開一丈,南渠百尺,北渠百五十尺, 使水勢順流而下。又涇水漲溢不常,乃即火燒嶺之 北及嶺下,因石為二閘,曰「迴瀾,曰澄波」,限以七尺。又 其南為二閘,曰靜浪,曰「平流」,限以六尺,以捍湍激。渠 之東岸有三溝,曰大王渠,曰小王渠。又其南曰透槽 溝,夏雨谿水集,每與大石俱下,壅遏渠水。迺各即其 處鑿地陷水為柱,密布如欞,貫大木於其上,橫當溝 之口,與石棚接,如此已無患。餘二渠則鑿渠兩岸,比 大木覆溝,「水入于涇。又其東且十里曰樊坑,當白渠 之南岸,其北直大溝,溝水暴則岸壞,與渠流俱潰,壅 之則渠不能容,而下流為田患。迺疊石為渠,岸,東西 四十尺,北高八尺,上闊十有七尺,其南石尾相銜而 下四十尺。溝水至則渠之所受滿其堤而止,其下泄 餘水以注坑中,與涇合。」土石之工畢,於是平導涇水 深五尺,下瀉三白故渠,增溉七縣之田,一日一夜,所 溉田六十頃,周一歲,可溉二萬頃。
涇水部藝文二〈詩〉
漢鄭白渠歌
《史記》曰:「韓聞秦好興事,欲罷之,毋令東伐,乃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并北山東注洛,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因名曰鄭國渠。」 《漢書》曰:「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名曰白渠。民得其饒,歌之曰」 :
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如雲, 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日暮望涇水 唐徐珩
導源經隴阪,屬汭貫嬴都。下瀨波常急,迴澌溜亦紆。 毒流秦卒斃,泥糞漢田腴。獨有迷津客,懷歸軫暮途。
山行入涇州 王昌齡
倦此山路長,停驂問賓御。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徙倚望長風,滔滔引歸慮。微雨隨雲收,濛濛傍山去。 西臨有邊邑,北走盡亭戍。涇水橫白煙,州城隱寒樹。 所嗟異風俗,已自少情趣。豈伊戀懷土,解物且欣遇。
涇渭揚清濁 呂牧
涇渭橫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潤,萬戶映皆清。 明晦看殊色,潺湲聽一聲。岸虛深草掩,波動曉煙輕。 御獵思投釣,漁歌好濯纓。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滄瀛。
涇上與田父言 明王問
歸來葺舊廬,場圃向東阡。聊為卒歲謀,耕鑿自年年。 充腹不願餘,裋褐庶自完。涇水饒灌溉,自足涇上田。 田夫就餉罷,樹下來憩眠。霡霡甘雨後,話歲共忻然。
早秋涇上作 前人
茲晨暑氣平,涇上自容與。返照入柴扉,蟬聲在高樹。 涇水靜不流,蘋花發西渡。五湖秋色中,欲乘扁舟去。
涇水部選句
《唐韋珽涇水贊》「決渠濁流,屬渭清津。流亦毒晉,靈嘗 祟秦。」
李庾《西都賦》:「其地勢也,帶涇渭之富流。」
柳宗元,《愚溪對》。「乃合清渭,自彰穢跡。」
杜甫《北征》詩:「邠郊入地底,涇水中蕩潏。」
張籍《涇州塞》詩:「行到涇州塞,唯聞羌戍鼙。道邊雙古 堠,猶記向安西。」
涇水部紀事
《國語》:恭王游於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其母曰: 「必致之於王。夫獸三為群,人三為眾,女三為粲。王田 不取群,公行下眾,王御不參一族。夫粲,美物也。眾以 美物歸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猶不堪,況爾小醜。小醜 備物,終必亡。」康公弗獻,一年王滅密。
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註〉三川,涇、渭、汭也,地震,故 三川亦動也。
《竹書紀年》:「幽王三年,涇、渭、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