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0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則不復有為,始隨時維持而已,所以不能髣髴于三 代與?

三代而後有聖王者作,必四三王而立制矣。或曰:「夫 子云『三重既備,人事盡矣』,而可四乎?」曰:三王之治,以 宜乎今之世,則四王之道也。若夫建亥為正,則事之 悖繆者也。

張子曰:「大都君相以父母天下為王道,不能推父母 之心于百姓,謂之王道可乎?所謂父母之心,非徒見 于言,必須視四海之民如己之子。設使四海之內皆 為己之子,則講治之術,必能為秦漢之少恩,必不為 五霸之假名也。秦為《月令》,必取先王之法以成文字, 未必實行之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 民以時」,此皆法外之意。秦苟有愛民為惠心,方能行。 徒法不能以自行,須實有其心也。有其心而無其法, 則是雖有仁心,仁聞不行先王之道,不能為政于天 下。

華陽范氏曰:「治天下之繁者,必以至簡,制天下之動 者,必以至靜。是故號令簡則民聽不惑,心慮靜則事 變不撓,此所以能成功也。」

「民莫不惡危而欲安,惡勞而欲息。」以仁義治之則順, 以刑罰治之則咈矣。故治天下,在順之而已。咈之而 能治者,未之聞也。

龜山楊氏曰:「《書》曰『德惟善政』,孔子曰『為政以德』。」離道 德而為政事,非先王之政事也。

《書》曰:「德惟善政」,則以德為政也。「伯夷降典,折民惟刑」, 則以禮用刑也。有德禮,則刑政在其中矣。

「政者正也。王中心無為,以守至正,而天下從之。」 或謂:經綸天下,須有方法,亦須才氣運轉得行。曰:「《天 保》以上治內,《采薇》以下治外,先王經綸之跡也。其效 博矣。然觀其作處,豈嘗費力?本之誠意而已。今《鹿鳴》 《四牡》諸詩皆在,先王所歌,以燕群臣,勞使臣者也。若 徒取而歌之,其有效乎?」然則先王之用心蓋有在矣。 如《書堯典序》言「克明俊德」,以至「親睦九族,平章百姓, 協和萬邦」,法度蓋未及也,而其效已臻。黎民於變時 雍,然後乃命羲和以欽若昊天之事。然則法度雖不 可廢,豈所宜先?

「正心」一事,人自未嘗深知之,若深知而體之,自有其 效。觀後世治天下者,皆未嘗識此,然此亦惟聖人力 做得徹。蓋心有所忿懥、恐懼、好樂、憂患,一毫少差,則 不得其正。自非聖人,必須有不正處。然有意乎此者, 隨其淺深,必有見效,但不如聖人之效著耳。

上蔡謝氏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親親而尊尊,所謂 民彝也。為政之道,保民而已。不然,人類幾何其不相 噬嚙也?」

五峰胡氏曰:「造《車》于室而可以通天下之險易,鑄鑑 于冶而可以定天下之妍醜,蓋得其道而握其要也。 治天下者何獨不觀乎此,反而求諸身乎?是故一正 君心而天下定矣。」

下之于上德,不待聲色而後化;人之于其類,不待聲 色而後從;禍福于善惡,不待聲色而後應。《詩》云:「民之 秉彝,好是懿德。」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事盛則極,極則變,物盈則傾,傾則革。」聖人裁成其道, 輔相其宜,百姓於變而不知此,堯舜之所以為聖。 處之以義而理得,則人不亂;臨之以敬而愛行,則物 不爭;守之以正,行之以中,則事不悖,而天下理矣。 聖人尚賢,使民知勸;教不能,使民不爭。明善惡之歸, 如月日之照白黑。然民猶有惑于欲而陷于惡。故孔 子觀上世之化,喟然而歎曰:「甚哉,知之難也。」雖堯舜 之民,比屋可封,能使之由而已,亦不能使之知也。夫 人目于五色,耳于五聲,口于五味,其性固然,非外來 也。聖人因其性而道之,由于至善。故民之化之也《易》, 馬牛人畜也。御之失道,則奮其角踶,雖有猛士,莫之 敢攖;得其道,則三尺童子用之周旋,無不如志焉。天 下分裂,兆民離散,欲以一之,固有其方。患在人不仁, 雖與言而不入也。

《井》法行,然後愚智可擇,學無濫士,野無濫農,人才各 得其所,而游手鮮矣。君臨卿,卿臨大夫,大夫臨士,士 臨農與工商,所受有分制,多寡均而無貧苦者矣。人 皆受地,世世守之,無交易之侵牟也。無交易之侵牟, 則無爭奪之訟獄,無爭奪之訟獄,則刑罰省而民安, 刑罰省而民安,則禮樂修而和氣應天。

「養民唯恐不足」,此世之所以治安也。「取民惟恐不足」, 此世之所以敗亡也。

「財出于九職,兵起于鄉遂,學校起于鄉行,士選千庠 塾,政令行乎世官,然後政行乎百姓,而仁覆天下矣。」 豫章羅氏曰:「三代之治,在道而不在法;三代之法,貴 實而不貴名。後世反之,此享國與治安所以不同。 天下之變,不起于四方,而起于朝廷。譬如人之傷氣, 則寒暑易侵;木之傷心則風雨易折。故內有李林甫 之」奸,則外有祿山之亂;內有盧杞之邪,則外有朱泚 之叛。《易》曰:「負且乘,致寇至。」不虛言哉